评论|东方红兴全广发等爆款基金之风弊大于利 损害行业可持续发展
摘要: 原标题:评论|爆款基金之风弊大于利,损害行业可持续发展少数公司在额手相庆,大多数公司却五味杂陈。近年来,爆款基金频现的背后,基金业的生态存在加速恶化的危险。
原标题:评论|爆款基金之风弊大于利,损害行业可持续发展
少数公司在额手相庆,大多数公司却五味杂陈。近年来,爆款基金频现的背后,基金业的生态存在加速恶化的危险。
6月13日,南方成长先锋基金成立,首募规模超321亿,成为年内首发规模最大的基金。此前,易方达均衡成长于5月22日成立,首募规模近270亿元。上述单只偏股型基金两三百亿的规模,已相当于很多基金公司旗下全部偏股型基金管理资产规模的总和。
但是,这种没有限制首发规模的超大规模基金,有点类似于体型臃肿的肥胖症患者,会引发一系列影响身体健康的并发症。
一方面,在投资运作过程中,它们的建仓和调仓难度都远大于正常规模的基金,业绩和运作风险也往往会受到影响,不利于投资者利益的保护。
另一方面,由于爆款基金能给基金公司的股东和高管们带来立竿见影的巨大短期利益,基金公司在发行新基金时,往往会克制不住诱惑,刻意淡化风险、夸大收益,甚至涉嫌违法违规。前段时间,中银基金宣传推介材料与监管法规相冲撞的问题,实质便是上述心态下的不正常现象。
在爆款基金的效应下,基金业的心态在局部变坏,部分基金公司追求一夜暴富的欲望快速滋长,并对全行业中长期健康发展的理念构成侵蚀,需要引起相关各方的重视。
爆款基金现象愈演愈烈
近几年,爆款基金经历了由业绩和品牌推动,向营销推动的急剧转变,领头者是东证资管。
在陈光明负责管理东证资管期间,东证资管通过长期对投资风格一致性的坚持,凭借优秀的中长期业绩,积累了良好口碑效应,令东证资管一度成为金字招牌,拥有一大批忠实的持有人一路跟随。
陈光明离职之后,销售出身的任莉接任总经理,东证资管的风格悄然转变。彼时,尽管陈光明已经自立门户,创办了睿远基金,但东证资管依然成功地利用陈光明的余晖发出了一只又一只爆款。遗憾的是,后陈光明时代的东证资管已难以复制过往的业绩去回馈痴心的持有人。
继东证资管之后,2018年1月16日,兴全合宜单日募集近327亿元的首发规模震惊市场。
在兴全合宜成立后,兴证基金明星基金经理谢治宇全力打理,在头两年的封闭期内,取得了约16%的累计收益率,比同样由他管理的兴全合润要明显逊色,也明显不如乔迁、陈宇等年轻基金经理管理的兴全商业模式和兴全优选等。
兴证全球基金公司一向在私下颇受业界同行认可和尊重,为什么也发爆款?该公司相关负责人事后多次表示,兴全合宜的超大规模并非公司主观追求所致,而是当时市场热情让他们始料未及,所以才没有限购。2020年1月底,在两年封闭期到期后,兴全合宜打开了赎回,但一直没有开放申购。
然而,无论有意或无意,爆款基金给东证资管和兴证两家基金公司带来的丰厚管理费收入效应早已让业界眼红心热,引得其他基金公司纷纷仿效。
秉承2000年基金黑幕中主角之一马庆泉的基因,广发基金在历史上向来生猛激进,这次也迅速冲到了前面。2020年1月春节前,凭借去年比拼业绩排名成功所带来的光环,广发基金发行成立了科技先锋基金,单日吸引逾900亿元的认购资金。按8.68%的比例配售,首募规模79.09亿元。
2020年2月24日,在今年以来的高点附近,广发科技先锋打开申购赎回,很快乘势吸引了巨量净申购,2月26日起限制大额申购。3月31日,该基金规模已激增至241.89亿份。
5月22日,易方达均衡成长成立,首募规模近270亿元;6月13日,南方成长先锋基金成立,首募规模超321亿;6月15日,由明星基金经理张坤掌舵的易方达优质企业三年持有期混合基金发行,募集上限80亿元,其单日获得350亿元申购,一天结束募集。
警惕爆款基金负面效应蔓延
爆款基金的频频出现,会带来以下较严重的负面影响,包括监管者在内的市场各方不可等闲视之,需要予以充分重视。
一是会伤害投资者对基金的热情和信任。爆款基金之所以频频出现,很大程度上是缘于专业知识的不对称。也就是说,在大多数情况下,投资者是由于对基金不够了解,才会去抢购爆款,而他们对于爆款基金过高的期望往往最终落空。
例如,投资者当初与其去抢购兴全合宜,还不如去从容申购同样是由谢治宇管理的兴全合润分级。因为它们的基金经理都是谢治宇,而买新基金不仅费用高,而且还要承担建仓成本,不确定性较多。事实上,兴全合宜成立后的表现明显不如兴全合润分级。
再如,逾900亿资金去抢购广发科技先锋,是因为刘格菘管理的广发双擎升级等业绩翻了一倍多。但是,老基金去年的高收益主要是由于抓住了科技股的风口,指望2020年复制同样的业绩就有刻舟求剑之嫌。再加上刘格菘一向以比拼年度业绩排名见长,去年之前的历史业绩乏善可陈,投资者其实应该多一份谨慎。即使看好刘格菘,也应是买他的老基金而不是新基金。
二是为了追究爆款,基金公司会放松自律的底线,这极容易涉嫌夸大宣传,误导投资者。
例如,为了南方成长先锋的发行,南方基金对于基金经理茅炜进行了过度的吹嘘,把他包装成所谓的成长股“捕手”。在发布的软文中,片面宣传南方科技创新2019年5月6日成立后一年多收益率超过80%,对于茅炜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中长期业绩却只字不提。
其实,茅炜毕业于上海财大保险学专业,曾从事金融行业研究。从2016年2月3日至2020年5月15 日,他负责管理南方君选,是他管理时间最长的基金,期间年化回报率7.74%。
三是助涨基金行业跟风学坏的攀比风气,引发不正当竞争。
例如,6月5日,中银基金发生夸大宣传,且贬低同行的事情:在一份新基金中银顺兴回报的宣传材料上,中银基金画了一张象限图,把拟任基金经理李建管理的2只老基金置于第一象限,标示为高回报低回撤,却把浦银安盛、长信、中海、天弘、鹏华、诺安、上投摩根的共7只基金置于第二至第四象限,分别标示为高回报高回撤、低回报低回撤、低回报高回撤。在被媒体曝光和批评之后,中银基金迄今没有任何公开回应。上周,蓝鲸财经曾就此发布《行业要繁荣发展,基金公司应对法规多些敬畏》一文予以反映。
近20多年来,中国公募基金业的规范发展来自不易,得益于国家领导人的关心,得益于张景华、洪磊、孙杰等行业杰出领导的建章立制和从严监管,得益于绝大多数高素质的行业从业人员的辛勤耕耘和默默奉献。对于少数害群之马的行为,大家需要保持警惕。
(蓝鲸财经 王泽)
基金公司,东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