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转债交易规则堵漏 游资“凉凉”

    来源: 中国证券报 作者:罗晗

    摘要: 监管部门接连出招,可转债市场过度炒作开始降温。11月2日,深圳证券交易所可转债“熔断”新规实施,可转债市场“熔断潮”消退,此前遭遇爆炒的可转债跌幅居前。

      监管部门接连出招,可转债市场过度炒作开始降温。11月2日,深圳证券交易所可转债“熔断”新规实施,可转债市场“熔断潮”消退,此前遭遇爆炒的可转债跌幅居前。分析人士认为,随着交易规则持续完善,预计可转债市场将逐渐回归理性。

      炒作“熄火”

      可转债过度炒作“熄火”了。2日,可转债市场“熔断潮”消退,全天仅有鸿路转债因涨逾20%触发“熔断”。鸿路转债为首日上市新债,复牌后涨幅回落。截至当日收盘,两市近七成可转债下跌,中证转债指数跌0.34%。

      2日上涨个券成了“少数派”,且仅有两只可转债涨幅超过10%。此前被爆炒的部分个券跌幅居前。比如,蓝盾转债大跌20.60%,领跌两市可转债;曾日涨180%的正元转债跌18.60%,已连续4个交易日下跌。另外,最近日内涨幅曾超过100%的宝莱转债、通光转债、智能转债均下跌15%以上。2日共有18只可转债跌幅逾10%。

      从2日市场表现看,可转债炒作“凉”得很快,这得益于深交所交易新规。10月30日,深交所发布的《关于完善可转换公司债券盘中临时停牌制度的通知》规定,盘中成交价较前收盘价首次上涨或下跌达到或超过30%的,临时停牌至14时57分。

      此前,与上交所规定不同的是,在深交所上市的可转债,盘中成交价较前收盘价首次上涨或下跌达到或超过30%的,只需停牌半个小时。一些炒作资金因此专挑深市可转债下手。深交所修改规则后,盘中涨跌幅度首次达到或超过30%,即被停牌至收盘前3分钟,为投资者提供了更长的“冷静期”。

      估值已高

      本轮可转债炒作始于10月19日,当时量子科技板块大热,蓝盾转债大涨,游资借机入场。小盘债、深市可转债被大肆炒作,市场投机氛围相比今年3月和8月有过之而无不及。

      在此背景下,有关方面接连出手。中国证监会起草制定《可转换公司债券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交易所连续发布监管动态提示异常。可转债市场逐步经历了从个券分化到全面“熄火”的降温过程。上周,可转债市场成交额已开始下滑。数据显示,10月30日,可转债市场成交额为947亿元,跌回千亿元以内。11月2日,成交额进一步降至595亿元。

      分析人士认为,此次深交所修改临时停牌规则,大幅压缩了炒作资金的操作时间,给予过度炒作“最后一击”。招商证券尹睿哲团队预计,后市可转债炒作会明显降温。

      天风证券孙彬彬团队表示,展望后市,在换手率快速下降、交易回归正常的情况下,精选标的的重要性或大于对可转债市场的整体判断。

      尹睿哲团队表示,当前可转债价格与估值处于年内较高水平,整体性价比不高,择券投资的难度越来越高。未来可转债市场大概率呈现结构性行情,整体上与权益市场的共振会更加明显。

    关键词:

    炒作,转债,深交所

    审核:yj22427 编辑:yj22427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的作品,均是转载自其他平台,本网赢家财富网 www.yjcf360.com 转载文章为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传播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全部作品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赢家财富网的观点、看法及立场,文责作者自负。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站管理员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我们收到通知后会在3个工作日内及时进行处理。

    2.本网站刊载的各类文章、广告、访问者在本网站发表的观点,以链接形式推荐的其他网站内容,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供用户参考使用或为学习交流的方便(本网有权删除)。所提供的数据仅供参考,使用者务请核实,风险自负。

    版权属于赢家财富网,转载请注明出处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