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基” 还能火多久
摘要: 原标题:“牛基”还能火多久又是岁末将至。基民在盘点一年以来的喜悦时,不禁要发出灵魂拷问:2021年,公募基金的“牛市”还能延续吗?2019年末,这一幕曾经上演。
又是岁末将至。基民在盘点一年以来的喜悦时,不禁要发出灵魂拷问:2021年,公募基金的“牛市”还能延续吗?
2019年末,这一幕曾经上演。在结构性行情中长袖善舞的“牛基”们,潇洒地站在了聚光灯前,接受了众多基民的膜拜。在2020年,“牛基”们以更加剽悍的风格,粉碎了外界的众多质疑,新基金销售爆款频出,两年间愈千只基金收益率“翻倍”,公募基金行业似乎再度登上了巅峰。
那么,在历史的新高点,持有人和“牛基”们会选择暂停键还是快进键?
争议与分歧暗流涌动。当手里的基金收益率都快翻倍的时候,滋生落袋为安的心态不足为奇,因为历史的惯性常常让人心怀恐惧。尤其是在近两年来,公募基金抱团的各类“核心资产”屡创新高,估值颇有高处不胜寒之意,不愿意承受剧烈回撤的基民会自然而然地认为,回避短期调整的风险是必须的,即便前景光明,但潜在的短期调整幅度,谁也没有底。
但仍有更多的资金,在“炒股不如买基”的一次次鼓励下,疯狂涌入公募基金中。即便临近年末,新基爆款仍是不断。这些资金为过往两年公募基金惊人的回报率所吸引,憧憬着未来能得到更高的收益率,表面看,其逻辑貌似无懈可击:居民财富的结构性转移大幕方启,A股市场又在不断迈向成熟,专业投资能力已经成为一种稀缺资源,值得给更高的溢价。不过,有一个事实是不容忽视的:因为过去两年资金的大量涌入,“牛基”规模急速膨胀,但受制于研究能力和A股优质股票的稀缺,其持股数量并未因此同比例增长。通俗地说,就是大量涌入的新资金,被“牛基”们配置在已有的重仓股上,从而形成了源源不断的资金支持下的估值飙升。换句话说,这背后其实隐含着结构性的“资金牛”,因此,眺望2021年,结构性的“资金牛”能否持续,是左右“牛基”们能否继续保证高收益的关键因素之一。
这又不禁让笔者想到一个业内老生常谈的话题:尽管拉长时间看,公募基金的投资回报普遍耀眼,但如果具体到基民个体,真正从基金投资中赚钱的比例却很低。这,到底怪谁呢?
牛基,公募基金,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