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罗德投资张晓冬:与好公司为伍 乘风变化中的市场
摘要: 作为较早进入中国的外资资产管理公司施罗德投资管理(上海)有限公司的基金经理,张晓冬看待资本市场的视角多元且丰富。
作为较早进入中国的外资资产管理公司施罗德投资管理(上海)有限公司的基金经理,张晓冬看待资本市场的视角多元且丰富。在他看来,专业的投资者需要在高效的市场中灵活而动,更要保持投资框架和投资方法的定力,以变应变和以不变应变同样重要。
投资“两板斧”
“投资可以看作‘两板斧’,一个是基本面驱动,一个是估值驱动,我们更加注重公司基本面的研究。”
个股基本面研究,在张晓冬看来,是专业投资机构的核心价值所在。“近十年来,我国经济结构发生很大变化,拉动经济的动力从以外贸为主,过渡到贸易、投资和消费并驾齐驱。其中,消费占GDP的比例不断提升,因此,与消费以及人民生活相关的公司逐渐跑到了市场前列。”
面对2021年,张晓冬对于A股的展望依旧审慎乐观,虽然市场波动加大,但全球流动性整体仍然充裕,多头走势可望持续。他看好高科技、医疗保健、化妆品及免税行业等板块的表现。科技行业方面,目前零部件的短缺带动了市场的涨价预期,被动元件行业可望受惠产品提价,而有更好的获利表现。从长期角度,他认为芯片设计公司将持续受益于国产替代主题,而新科技的应用将推升功率半导体元件的需求。消费板块方面,政策走向带来一系列的投资机会,例如“碳中和”政策将利好新能源车的长期发展、免税政策的大幅松绑则可望利好相关业者。相反地,对于地产行业张晓冬认为虽然多数股票估值偏低,但在政策调控影响下,股价或将持续受压。
从行业估值角度,张晓冬也表达了他的观点。“有些企业由于去年的低基数,或者受全球供应链扰动,都将获得较高的业绩增速,这种企业其实是可以扛住估值下跌的。”他认为今年市场还有一些绝对收益的机会,而这些机会将来自业绩高速增长的个股。
此外,对于近期宏观流动性收紧的疑虑,张晓冬也有自己的一番见解。
“一般来说,一个国家的股市是反映其宏观经济或者实体经济运行情况的晴雨表。”今年流动性或将迎来调整,已成为市场一致的预期,受到这个因素影响,整体估值于2021年持续扩张的机会不大。所幸,以目前国内就宏观流动性所传递出的信号,市场对政策急速转弯的担忧可望减轻。整体而言,张晓冬认为2021年信用政策或将进一步常态化,社融增速将维持在合理的范围,但财政支持力度或将较去年下降。反映在资本市场上,股债跷跷板是不是已经发生变化?”目前来看,国内资本市场仍然在享受持续的资金流入和活跃度提升,这趋势不会在短期内大幅逆转。”张晓冬表示。
投资的变与不变
在张晓冬看来,投资在变化的市场中一定是需要不断升级的,但是投资也有不变的“内核”。在投资标的上,张晓冬选择与符合社会经济长期发展趋势的公司为伍。在投资方法上,基于基本面研究所带来的价值投资思维和方法,是他的核心坚守。
施罗德的理念和文化也为他的核心坚守提供了施展的舞台。
他说道,“施罗德在团队的搭建上颇具规模。我们追求更深的研究,更好的长期业绩表现。”据悉,施罗德培养了一支专业的研究和投资人才团队,为国内投资者提供股票、固定收益、多元资产的全方位服务,目前该公司在国内已有6只产品。公司的成员已经超过40名,且仍在不断扩张,引入新的优秀人才。
聚焦到股票投资层面,施罗德在亚洲区拥有一个优秀且经验丰富的在地投研团队,为策略提供广泛且不同的观点。除了基本面研究,施罗德更领先多家资产管理公司,将ESG(环境、社会和治理)概念整合至所有投资流程中,运用内部独有的ESG分析架构 – Asia Context,对公司治理、法规、环境、员工、客户以及供货商等六个利益关系人,进行全面的分析。通过40个以上的重点提问,包含与公司或产业特定的开放性问题,得出一个整体评估结果,并整合至最终的股票评级等。施罗德投资相信,唯有以可持续经营为目标并考虑所有利益相关者的企业,才能提供结构性成长及超额报酬。
据悉,截至2020年12月底,施罗德亚太地区权益投资团队的14位基金经理平均拥有26年的投资经验,34名驻当地的分析师平均研究年资为 16年,分别驻在中国香港、新加坡、上海、中国台湾、悉尼、孟买等地。投资研究团队也与施罗德全球产业、ESG 专家及创新的数据洞察单位(Data Insights Unit)紧密合作。
“一个优秀且经验丰富的在地研究团队对投资成果至关重要,除了提供研究的深度及广度外,更重要的是透过相互的交流讨论,挖掘更多独特的投资机会。”张晓冬总结道。
张晓冬,施罗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