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款”重现基金发行分化加剧

    来源: 互联网 作者:佚名

    摘要: 公募基金行业再现久违的“爆款”。5月28日,东方红启恒三年持有期混合基金B类份额开放日常申购(含转换转入)业务。仅仅开放了半天,这只“二次新发”的基金就闭门谢客。

      公募基金行业再现久违的“爆款”。5月28日,东方红启恒三年持有期混合基金B类份额开放日常申购(含转换转入)业务。仅仅开放了半天,这只“二次新发”的基金就闭门谢客。到了盘后,东方红资产管理发布公告,该基金B份额新增规模上限为150亿元,将启动比例配售。

      资料显示,这是一只券商大集合转型而来的公募基金产品,此次走红的原因是由于产品此前为投资者带来的显着长期收益,让很多投资者趋之若鹜。不过,近期的公募新发市场,仍然是“几家欢乐几家愁”,有不少新发基金产品遭到冷遇,发行艰难甚至是发行失败。

      只卖半天就成“爆款”

      5月28日午间,东方红资产管理发布公告称,东方红启恒三年B类份额,由于开放申购业务当日申购踊跃,为了保护投资者利益,控制基金合理规模,保障基金平稳投资运作,于当天13:00停止接受申购(转换转入)申请。

      也就是说,仅仅发售半天时间,东方红启恒三年就闭门谢客了。“上午很快就突破100亿元的新发规模,最终半天的成绩超过300亿元的量级。”有渠道人士告诉记者。

      5月28日盘后,东方红资产管理发布公告称,东方红启恒三年B类份额于5月28日开放日常申购业务,由于当日投资者购买申请踊跃,公司本着合理控制基金规模、保障基金平稳投资运作、切实保护投资者利益的原则,根据相关约定,决定基金B类份额5月28日新增规模上限为150亿元人民币,由于基金当日新增规模已超过150亿元,基金管理人将对5月28日的申购申请采用“比例确认”的方式给予部分确认。

      长期回报丰厚是关键

      东方红启恒三年由东方红4号-积极成长集合资产管理计划转型而来,B类份额于5月28日起开放申购。完整运作12年之后,东方红4号-积极成长集合资产管理计划于4月21日变更为东方红启恒三年持有期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原东方红4号的份额转为A类份额,不可申购只可赎回;新增有三年锁定持有期的B类份额,为投资者提供参与申购的机会,分享东方红经典权益类产品带来的投资体验。

      回顾发现,东方红4号成立于2009年4月21日,12年间成功穿越了多轮市场周期,是东方红资产管理旗下存续时间最长、累计净值最高的权益类产品。东方红4号从12年前的1元净值开始,截至4月21日,转型后的东方红启恒三年持有混合基金A类份额累计净值达到12.2633元,为长期的投资者提供了丰厚回报。

      震荡市新品不断

      虽然东方红启恒三年的火爆场景在近期的震荡市场中并不常见,但近期基金公司新发基金的脚步并没有完全放慢,而是不断上新。不过,新发市场的结构性分化,继续上演。

      Wind数据显示,5月最后一个完整周(5月24日至5月30日)有24只新基金“开闸”发行。若加上5月31日蓄势待发的21只基金(包括首批9只公募REITs产品),5月24日以来新发基金数量将有45只,整个5月份的新发基金数量则达到192只。

      不少基金产品面临不好发甚至是发行失败的尴尬局面。5月22日九泰基金发布公告称,公司旗下九泰锦元中短期利率债基金在募集期限届满,未能满足基金运作管理办法及基金合同规定的基金备案条件,该基金发行失败。

      此外,申万菱信乐道三年持有期混合原定募集期为4月20日至5月17日,公司在5月13日发布公告称,决定将基金募集时间延长至6月15日。该基金曾在4月30日发布过调整募集时间的公告,将募集期延长至5月17日。财通基金日前公告,将财通安华混合型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的募集期延长至5月14日,该基金原定募集截止日为5月12日。

      据

    关键词:

    东方红,新发

    审核:yj22427 编辑:yj22427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的作品,均是转载自其他平台,本网赢家财富网 www.yjcf360.com 转载文章为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传播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全部作品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赢家财富网的观点、看法及立场,文责作者自负。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站管理员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我们收到通知后会在3个工作日内及时进行处理。

    2.本网站刊载的各类文章、广告、访问者在本网站发表的观点,以链接形式推荐的其他网站内容,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供用户参考使用或为学习交流的方便(本网有权删除)。所提供的数据仅供参考,使用者务请核实,风险自负。

    版权属于赢家财富网,转载请注明出处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