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基金对待产品回撤更淡定!中小基金则容易“失衡”
摘要: 《红周刊(博客,微博)》封面文章聚焦当前市场下,呈现出的“头部公募+头部公司”的特征。其中,拿头部基金来说,不管是在规模、人才,还是在产品方面,正建立全方位竞争优势。
《红周刊(博客,微博)》封面文章聚焦当前市场下,呈现出的“头部公募+头部公司”的特征。其中,拿头部基金来说,不管是在规模、人才,还是在产品方面,正建立全方位竞争优势。
大公司能够吸纳人才,待遇水平、资源是一方面原因。而另一方面也在于基金经理与基金公司在投资和产品管理方面的契合度,对此,知名分析师常玏对《红周刊》记者表示,“基金公司的放权与基金经理的投资之间存在着不断调整的微妙关系。”
因今年以来核心资产回调较大,千亿规模的泓德基金与明星基金经理邬传雁之间的“跷跷板”就失去了平衡。截至9月2日收盘,邬传雁管理的全部产品收益率皆为负,其中包括泓德卓远在内的多只基金净值回撤幅度超过15%,结果,泓德基金和邬传雁就“交易决策权”闹得沸沸扬扬。其实,据《红周刊》记者统计,同期,300亿基金经理中,萧楠和蔡向阳等人所管理的部分产品净值回撤幅度也超过了15%,刘彦春、王宗合所管理的部分基金净值回撤幅度更是超过了20%。
常玏坦言,比较而言,头部基金公司在上述情况下的处理要淡定得多,“头部基金公司成立的年限比较长,也经历了几轮牛熊的洗礼,对待阶段调整更具备耐心,能给基金经理更长的考核期限。”
此外,对于头部基金坐享招标优先级,养老基金管理规模前6都是头部基金公司;公募“类指数化”打底配置头部公司,基金中报持股总量超20亿股均是大众熟知白马蓝筹等内容,文中亦有涉及。
更多精彩观点,详见《红周刊》第70期封面文章《“头部公募+头部公司”,长期赢家格局成形》,作者张桔、曹井雪;也可通过公众号进行阅览!(文中提及个股仅为举例分析,不做买卖建议。)
头部,基金经理,基金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