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基金栾超: 深挖经济转型升级中的高端制造业机遇
摘要: 投资永远与时代背景密不可分。如何在时代洪流中抓住产业机遇,如何在产业升级中寻觅到可持续发展的优质公司,是每个投资人都要思考的问题。对此,作为新浪基金嘉年华特邀嘉宾的新华基金经理栾超,
投资永远与时代背景密不可分。如何在时代洪流中抓住产业机遇,如何在产业升级中寻觅到可持续发展的优质公司,是每个投资人都要思考的问题。对此,作为新浪基金嘉年华特邀嘉宾的新华基金经理栾超,在结合教育背景、研究经验和投资实践下,在直播中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大处着眼 顺势而为聚焦高端制造
在栾超看来,投资首先就要看清中国经济的发展趋势。他认为,从目前的时间点看,中国经济已经到了转型升级的必要期。一方面,人口生育率持续下行,促使中国的比较优势从过去依靠低成本劳动力转变为工程师红利。另一方面,过去依靠地产、基建拉动增长的模式亟需转变,以房地产为例,随着人均住房面积逐步提升,每年地产销售面积提升空间有限,同时伴随我们整体基建水平越来越完善,优质项目日益稀缺,也会影响基建的投资增速。
在此背景下,具备全球比较优势的高端制造业成为栾超的关注重点。“一方面我上学时学习的就是制造业和机械,入行时第一个研究的行业也是机械行业,所以对制造业相对更为熟悉。二是发自内心的看好中国制造业,尤其是高端制造业在全球的比较优势。”栾超在与主持人的对话中表示。
当被问及对于高端制造业的定义,栾超表示这个概念很难简单通过行业来划分,更多的是要根据附加值和制造壁垒具体分析,因为同一种产品应用在不同的领域也分高端和低端。比如同一颗轴承,用在自行车上是很便宜的轴承,但是运用在汽车上的轴承就是高端制造,而运用在风电上、精密机床上的轴承则更为尖端。
不过对于目前国内高端制造业的发展趋势,栾超却有十分清晰的思路,并且打了一个形象的比方——微笑曲线。他指出,过去很多制造业,例如中国出口的火机等,都处于微笑曲线的最底端,只赚了低附加值加工的钱,没有设计、没有制造壁垒,不能定义为高端制造。而现在和未来将集中发力在微笑曲线的上下游两段,如设计端、产品和品牌端,以获取更高的附加值,这是制造业高端化的一种体现。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中国制造企业通过工艺创新、材料创新等持续提高产品品质和稳定性,在高精尖制造环节突破了国外垄断,获取更高的附加值,这也是大量高端制造企业的成长之路。
此外栾超表示从全球范围来看,中国在高端制造方面有许多竞争优势。第一,中国是全世界唯一有所有工业品类的国家,这种供应链的完善是其他国家不可比拟的;第二,我国的劳动力优势有两点,一是在生产环节有大量经过培训、更专业更高效的产业工人;二是有大量受过高等教育的工程师,持续进行材料创新、工艺创新和技术创新等以提高产品质量。最后,受益于中国的民族文化和竞争化的市场环境,中国人民都愿意通过努力工作来追求更好的生活,这一点也是明显的比较优势。
小处着手 精挑细选优质公司
具体到高端制造中的行业,栾超表示从未来五年来看,新能源车、光伏和风电等都有非常好的发展前景。以新能源车为例,栾超指出今年我国新能源车的渗透率大概是10%,仍旧属于比较低的水平。相比之下,回顾过去智能机在中国的发展,从0到120%只用了几年的时间,所以栾超对于未来五到十年新能源车的渗透率提高到50%以上非常有信心。此外,新能源车对应的上市公司的结构性的机会也非常多,尤其是涉及到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机会就更多。
同样,目前我国风光发电占比也不到10%,整体在能源结构中的占比还是较低。而随着2030碳达峰、2060碳中和目标的提出,栾超认为从行业贝塔来看,未来三五年“风、光”将迎来非常好的发展机遇。此外从阿尔法来看,现在全球90%以上的光伏零部件都在国内生产,中国正成为全球新能源产业的重要供应区,具备了非常强大的全球比较优势,机会也相应增多。
找到了好行业还需要挖掘好公司。一直以来,对于优势公司的定义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人寻找高ROE,有人看中低估值,还有人倾向高增长,而栾超也在丰富的“实战”中找到了自己的方法。
“第一是看管理层,对股东是否有责任感,对公司有否有非常长远的蓝图规划。同时在中短期是否有很好的执行力,这一点可以翻阅企业的年报,也可以和产业的竞争对手、上下游进行交流,综合分析这家公司的执行力和竞争力。”栾超继续说道:“第二看公司的竞争优势和品牌。竞争优势方面,在制造业中即要看制造工艺、生产技术水平,也要看研发转化效率。而在品牌方面,因为现在同质化现象越来越严重,因此做出差异化才是企业获得持续超额利润的重要支撑,而差异化很多时候就来自于品牌溢价。”此外,公司产品的渠道建设能力也是栾超考量的重要因素。
值得一提的是,栾超强调判断优质公司的落脚点是盈利增长这个 “锚”。栾超表示:“我们投资目标是分享企业成长的收益,因此我们追求高质量、可持续的盈利增长”。对此,栾超总结出了纵向产业链投资方法,通过做更加完善的产业链调研,把盈利预测做到尽可能贴近现实情况。同时要关注现金流量表和资产负债表的健康程度,跟踪好公司盈利增长的趋势和盈利质量。
栾超,制造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