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怎么了?纯债和固收+双双遭遇发行失败!机构对债市态度偏谨慎

    来源: 互联网 作者:佚名

    摘要: 股债跷跷板效应,2022年以来并没有显现。2022年新基金发行遇冷。年初以来,遭遇发行滑铁卢的6只基金中,有4只都是债券型基金,类型涵盖了纯债基金以及近两年的网红产品固收+。

      股债跷跷板效应,2022年以来并没有显现。

      2022年新基金发行遇冷。年初以来,遭遇发行滑铁卢的6只基金中,有4只都是债券型基金,类型涵盖了纯债基金以及近两年的网红产品固收+。

      3月3日,嘉实基金宣布,2月21日起开始募集的嘉实短债债券型基金,其募集截止日由原定3月4日调整为3月18日,延长了半个月之久。

      据了解,这些发行失败以及延长募集的基金背后,或多或少都有机构定制的身影。那么,接连发行遇冷的债基,是否也意味着在债市长达一个月调整下,机构对债基的态度更偏谨慎?

      纯债、固收+双双遭遇发行失败

      2022年以来,新基金发行失败的名单在逐步增加。

      令人意外的是,年初以来截至3月2日,目前6只发行失败的产品中,其中4只都是债券型基金,权益类基金仅有两只。上述4只债券型基金中,2只为中长期纯债基金,2只则是近两年的网红类产品固收+。

      2月16日,同泰基金宣布同泰同享发行失败,成为年内首只发行失败的债券型基金。仅10天后,顶格募集了三个月的宝盈鸿翔发行失败。同日,德邦基金宣布德邦锐丰债券基金也同样遭遇募集期满未能满足《基金合同》生效条件的尴尬,进而宣布发行失败。

      与此同时,一些大型基金公司的新品也出现了延长募集期的现象。

      3月3日,嘉实基金宣布嘉实短债债券型基金的募集截止日,由原定3月4日调整为3月18日,延长了半个月之久。

      毫无疑问,今年以来,股债双杀让新基金发行市场遇冷。据统计,刚刚过去的2月共成立了58只公募基金,合计募集规模294.15亿元,平均发行规模5.07亿元,基金募集规模、平均发行规模均创下了近三年新低,年初以来甚至有6只基金公告募集失败。然而,上述数据似乎显示出,新发债券型基金受到的影响似乎比债券市场更大。

      深圳某基金公司销售人士向记者表示:“公司昨晚还开会说了下债券市场的事情。2月债市的下跌,对投资者还是有着比较明显的影响,市场整体比较低迷。”

      “过去半年来,公募基金没有明显的赚钱效应。银行现在也在忙着安抚客户。其实,相对于债券类基金,我更喜欢卖权益类基金。债券型基金管理的难度还是挺大的。债券型基金需要确保每一波的大方向要做对了,如果某一波基金经理做错了,净值出现偏差,后面是很难补回来。权益基金在这方面则是要好的多。”某公募基金资深人士向记者表示。

      该资深人士则是进一步指出,债券型基金在零售端还是有压力的。在部分投资者看来,债基的收益并不高,但是同样也会出现回撤。

      与此同时,沪上某基金公司人士表示,从销售端和供给端两个维度来看。从销售端来讲,伴随近期A股市场连续下跌,整体市场的交易情绪转弱,导致客户端购买新基金的意愿下降;从供给端来看,近两年公募基金行业快速发展,伴随着一定的产品同质化情况,在市场低迷时或容易导致基金募集失败。

      “其实,基金公司如果要保新基金成立,也不是难事。以前大家觉得新基金发行失败还是比较丢人的事情,现在主要是看基金公司是怎样考虑的。问题的关键在于两点:一是封闭期过后,帮忙资金撤退,基金依然要面对保清盘的问题,还是比较费劲儿的。另一方面,现在基金公司内部的迷你基金也比较多,机构资源也是有限的,到底要保哪个也是问题。对于基金公司而言,或许直接发行失败是最好的选择。”某中型基金公司渠道人士表示。

      略显尴尬的纯债型基金

      据记者了解,今年以来发行失败的债基,其背后更多的是机构定制的影子。

      统计数据显示,以现有的中长期纯债基金为例,截至2021年6月30日,1700多只中长期纯债基金(A、C类分开计算)其客户大多都是机构投资者。

      毫无疑问,纯债型基金的持有者中,机构是主力军。基煜研究向记者表示,纯债基金是机构客户主要配置的非货币类基金,其中包括了银行理财、银行自营、保险资管、公募FOF等。

      “购买纯债基金的投资者各种类别都有,主要还是作投资范围的补充:一方面是信用下沉;另一方面则是借助基金公司的波段能力把握一些交易型机会。”前述沪上某基金公司人士表示。

      产品端来看,纯债基金面临来自固收+产品的资金分流。

      基煜研究相关人士向记者表示:“虽然近年来利率的不断下行使得机构对纯债基金的预期收益率也逐渐下降,但纯债基金对于机构客户而言仍然起到了收益压舱石的作用。2021年中长期纯债型基金规模较2020年增长了近9000亿,增速25%,说明机构对纯债基金的配置需求仍然较为强烈。另一方面,利率的下行使得单纯配置纯债基金及货币基金的部分机构难以满足其负债端的要求,叠加近年来权益市场较好的表现,机构对于固收+也更为关注。2021年仅混合债券型二级基金的规模就比2020年增长了近3500亿,增速达67%。”

      对于目前国内债券市场,某券商策略分析师向记者表示:“当前固定收益市场最大的挑战是国内长端的债券利率已经下降到接近2020年疫情刚刚爆发时期的水平,已经很低了。”

      “收益比较低,产品端面临着固收+的竞争。当前A股市场大幅回调,使得权益资产的投资价值不断提升。如果此时机构资金再有所回避,当下的纯债基金多少都会显得有些尴尬。”某大型基金公司相关人士坦言。

      机构对债市谨慎

      债基发行连续遭遇滑铁卢,大型基金公司旗下的债基也开始延长募集。

      “通常情况下,机构资金不到位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机构本身有意向和真正要花钱是两个问题。二是,机构内部的流程比以前严格多了,能不能走完合规的相应流程也是要考虑的。”前述公募基金资深人士表示。

      “确实就现有阶段来看,从各方面反馈回来的情况,机构对债市的态度偏谨慎,主要还是受到2月债市回调的影响。”前述深圳某基金公司销售人士认为。

      近日,国君固收团队在回顾2月债市表现时曾指出:“其实我们对债市2月份的调整,在春节前是有预期的,当时觉得最多就是5bp-10bp的回调,但实际调整幅度还是比我们预期的要更大一些。这是因为过去一个月发生了很多增量的利空:1月份融资总量偏高,因为“窗口指导”的扰动;固收+基金被赎回,导致了利率债的抛售;多个地方出现了地产政策的放松。这些是我们在春节前所没有预料到的。”

      国君固收首席策略师覃汉则是指出,截至目前,债市调整时间已经一个月了,10年国债利率从低点到高点,累计调整幅度近20bp。按照之前梳理的波段规律,这一波的调整,无论时间还是空间都已经到位了,只是现在做多的逻辑还没那么顺,整体还是偏空的情绪。

      东方证券对债市波动下机构行为进行了调查分析后指出,结合1、2月现券市场成交情况来看,1、2月份银行对地方债、国债的增持均以一级市场为主,二级市场上除农商行外的其他银行都保持净卖出,其中城商行、股份行减持意愿最为强烈;而1、2月份农商行在一级市场积极配置国债、政金债以及同业存单,且在政金债老券、国债老券的配置上也集中于长期限品种,对债市整体较为乐观。非银方面,1、2月份,券商减持明显,保险情绪不高,二级市场由1月的基金配置为主转向为2月的理财配置为主。

    关键词:

    基金公司,纯债基,失败

    审核:yj22427 编辑:yj22427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的作品,均是转载自其他平台,本网赢家财富网 www.yjcf360.com 转载文章为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传播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全部作品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赢家财富网的观点、看法及立场,文责作者自负。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站管理员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我们收到通知后会在3个工作日内及时进行处理。

    2.本网站刊载的各类文章、广告、访问者在本网站发表的观点,以链接形式推荐的其他网站内容,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供用户参考使用或为学习交流的方便(本网有权删除)。所提供的数据仅供参考,使用者务请核实,风险自负。

    版权属于赢家财富网,转载请注明出处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