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经理“公奔私”十年 不少已成中流砥柱

    来源: 中国基金报 作者:吴君

    摘要: 2017年的今天,上证指数在3200点附近震荡,而回溯十年前的2007年,A股正迎来一轮大牛市,上证指数最高到达6124点。在股市轰轰烈烈的氛围中,中国私募基金行业也迎来了第一波“奔私”的大潮。彼时一

      2017年的今天,上证指数在3200点附近震荡,而回溯十年前的2007年,A股正迎来一轮大牛市,上证指数最高到达6124点。在股市轰轰烈烈的氛围中,中国私募基金行业也迎来了第一波“奔私”的大潮。彼时一些知名公募基金经理、券商派投资经理纷纷杀入私募江湖,星石投资的江晖、淡水泉投资的赵军、世诚投资的陈家琳、鼎锋资产的张高、朱雀投资的李华轮、从容投资的吕俊、景泰利丰的张英飚、民森投资的蔡明、武当投资田荣华等,都在这一年创立了私募公司。

      目前规模领先的“公转私”概念私募

      1

      2007年“奔私”是幸运也是挑战。如今十年过去了,走过市场牛熊轮换,他们有的创造了超越指数、穿越牛熊周期的收益,发展壮大,也有的则湮灭在资本市场滚滚大潮之中。同时,他们也在走向不一样的发展路径,有的笑称“扎根一厘米宽、在一公里深的地方耕耘”,做私募精品店;也有的建立起庞大的平台型公司,多元化发展。

      这批“奔私”的投资经理见证了中国私募基金逐步发展壮大的十年,而他们也在思索,何为私募基业长青之道,下一个十年该怎么走。

      私募十年 “剩者为王”

      在国内阳光私募刚起步的几年里,2007年的这一轮大牛市就像是一场及时雨,激起了不少公募系、券商派等的明星投资经理相继“奔私”,为初露锋芒的私募基金注入新鲜血液。

      这一年创立私募公司的投资人士,包括江晖、赵军、肖华、李华轮、陈家琳、吕俊、张高、张英飚、石波、蔡明、田荣华等。天下英豪我辈出,一入私募深似海。在追求绝对收益的私募江湖,十年来他们走过了不一样的心路历程。

      世诚投资总经理陈家琳回想起十年前,2007年10月公司创立,彼时A股市场刚刚创下历史新高,2008年4月第一只产品成立,就遇上了全球金融危机,A股亦未能幸免。“我们将最初超级震荡市中的亲身经历转换为宝贵的经验教训,并应用于后续的投资实践中。十年间,世诚的资管业务获得稳健的发展。”

      从容投资董事长吕俊则表示,成立的最初几年一直专注股票多头策略,期间经历了2008年的大跌、2011~2014年的慢熊、2015年的股灾,他们对中国股市牛短熊长的状态有深刻感悟。“股票型基金通过控制仓位来实现风控,在股票熊市中盈利难度变得很高。所以,2012年我们开始做一些尝试,运作宏观策略基金,将投资范围扩展到股票、债券、商品等多个资产类别。”

      鼎锋资产董事长张高从券商出来,2007年创立鼎锋资产,他表示当时看好阳光私募的未来,决定透明规范运作。2008年发行第一只阳光私募产品,2009年开始企业化运作,2010年陆续进入银行、券商、信托等大型金融机构白名单,2013年布局多业务线,包括股权、定增、量化、多策略套利、海外等。“虽然最初管理规模只有5000万元,员工只有4人,但这几年一直专注在投资领域,公司管理规模也突破了100亿。”

      回首往事,景泰利丰董事长张英飚一点都不后悔当时“奔私”的决策,景泰利丰发展前五年通过买入并长期持有的策略获得较好收益,但也经历了2008年的大跌、2011年的大回撤,2012年开始在风险管理和选股的精细化管理方面下工夫,有了很大的进步。

      但2007年“奔私”的投资经理也遭遇了最大考验,因为随后牛市急转而下。私募十年,在市场中生存下来的机构无疑是“幸运儿”,但资本市场大起大落,私募江湖“剩者为王”,当初轰轰烈烈的“奔私”大潮背后,也有不少明星陨落。

      隆圣投资的王贵文,曾经带着公募的光环转战私募,但2007年大牛市后,很快遭遇了大熊市的重挫,他管理的产品在熬了4年后选择清盘,“就此别过,永不回头。”有人说,王贵文是第一个清盘的“公转私”基金经理。但这十年间,也有不少投资圈的风云人物,在“奔私”后的几年业绩平平,逐渐匿迹于江湖。

      精品店或平台型公司

      找到自己的能力圈

      十年是一个周期,可以塑造一个资管公司。记者发现,2007年“奔私”、创立公司的这些专业人士,如今走向了不一样的发展路径。有人选择扎根“一厘米宽、一公里深”的地方耕耘,做私募精品店;也有人气势磅礴,建立起庞大的平台型公司,多策略、多元化发展。

      星石投资是这批私募中走精品店模式的典型,自2007年成立就始终专注于A股,没跨出过一步。总经理杨玲表示,这十年来,中国资本市场出现过多个风口,如新三板、定增、港股等。在一些和A股投资一脉相承的风口,星石也曾考虑过布局,公司合伙人之间也有过争执,但是最终仍选择专注A股。

      杨玲说,股票多头策略是星石的立业之本,十年来一直专注于打磨投资能力,确切地说,是在打磨在A股获取绝对回报的能力。“2008年因为熊市中获得正收益一战成名,但2009~2012年虽然风险控制住了但收益表现平平,2012年以后,星石暂时搁置规模扩充,潜心研究,终于在对绝对回报的理解上有了质的飞跃,过去星石不能容忍中间任何的向下波动,所以回报总是非常低,但是现在星石提出‘中长期投资回报’,即可以容忍中短期的回撤,来换取较高的收益,客户持有的时间长些,比如1~3年,即使发生短期亏损,也能涨回去。”

      世诚投资陈家琳则认为,私募是一个进入门槛相对较低、但持续发展充满挑战的行业,“只有聚焦在自己相对擅长的领域,将相对优势发挥到极致,才能持续创造价值。所以我们成立至今,始终聚焦于股票二级市场多头策略。”

      陈家琳表示,回顾过去十年,世诚的一大发展策略是专注和聚焦,“资产管理行业是一个稳中求进的行业,只有先做到稳健,才能有可持续的精进。我们希冀利用自身的专业能力为客户创造绝对回报,而非盲目追求管理规模的无序扩张。”

      鼎锋资产则在十年里走向平台化、多策略发展,张高表示,主要基于几点考虑:一是资本市场空间巨大,多种策略具备生存发展的土壤,二是国内股市波动较大,通过多种策略可以平抑公司的产品净值波动和经营波动;三是多种策略可以互相组合,更好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甚至可以提供定制化的服务。多种策略通过多事业部和子公司的合作人模式可以有效地解决管理和激励考核的问题。

      关于这几年大力发展股权投资,张高表示,股权投资是一条重要的业务线,“它是我们成长股投资体系的延伸,投资方法依然沿用我们多年积累的成长股投资体系,只是投向更早期的企业。”

      还有多家私募公司在这十年走出了特色化发展道路。关于走向宏观对冲的投资策略,从容投资吕俊表示,一方面,他在股票、债券、商品方面有过投资经验,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另一方面,他们开发了“从容图灵大类资产配置模型”,辅助基金经理进行大类资产的配置,真正实现在大类资产类别之间的切换,始终抓住最有机会的资产类别。“这个策略已经在从容实盘运行了4年多,回报还不错。”

      而景泰利丰的张英飚则较早就进军了海外市场,他表示,如果做对冲基金仅局限于A股市场,显然不是一个完整的投资。他曾拜访过全球许多优秀的资产管理公司,没有任何一家是只局限于本国投资的,而是具备全球投资管理能力的。“在公司设立之初就设立了全球投资目标,但是我们认为一开始应该把A股的产品做好才能去尝试其他市场,所以只到公司成立5年后,我们的投研体系和风控体系已有足够能力去参与海外的投资,对自己有信心了,才尝试走向海外。”

      “奔私”无悔

      畅想下一个十年

      资本市场第一波“奔私”大潮中,2007年这批投资经理见证了中国私募基金逐渐发展壮大的十年时间,他们用专注的投资精神、用心的经营,打造了属于他们的私募事业。如今私募管理规模突破11万亿元,备案产品数量超过6万只,这是最好的时代,也充满挑战,未来十年私募江湖的这些投资人士会走向何方,如何才能实现私募基金的长青之道。

      杨玲认为,专注、加上好的激励机制,可以创造业绩,吸引人才,是实现基业长青的秘诀。她表示,目前星石着力建设投研团队,投研人员多达50余人,力求做到研究上的全行业覆盖,同时,他们将投资方法进一步优化,形成“中长期趋势投资方法”。

      张高则表示,公司发展需要持续打造核心竞争力,目标、机制、体系、文化、团队才是阳光私募公司发展的基石。“未来将继续沿着多产品线、多合伙人、多合作渠道的平台化方向发展,在每条业务线上更加专注和专业。”

      陈家琳认为,未来只有综合竞争力卓越的管理人才能在长期脱颖而出,投资管理能力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包括运营能力在内的中后台实力,而后者完善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过往的投资业绩在可遇见的将来能否得到复制和延续。

      张英飚表示,第一个十年,他们将投资范围覆盖到了A股、港股、美股以及美元计价的固收基金。而下一个十年,就是顺着第一个十年打下的框架,把里面的工作做好做实。“十年奔私,有三个感悟,一是私募十年得到迅猛的发展,有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奔私’的这个大潮中,说明当时的决定是非常正确的;二是通过这十年的运作,充分认识到绝对收益和低波动、稳健的重要性。最后,五年前在海外市场的领先布局,现在看来也是非常重要、正确的决定。”

    关键词:

    投资,公司,十年,发展,策略

    审核:yj22494 编辑:yj22427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的作品,均是转载自其他平台,本网赢家财富网 www.yjcf360.com 转载文章为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传播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全部作品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赢家财富网的观点、看法及立场,文责作者自负。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站管理员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我们收到通知后会在3个工作日内及时进行处理。

    2.本网站刊载的各类文章、广告、访问者在本网站发表的观点,以链接形式推荐的其他网站内容,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供用户参考使用或为学习交流的方便(本网有权删除)。所提供的数据仅供参考,使用者务请核实,风险自负。

    版权属于赢家财富网,转载请注明出处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