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F效应”:多策略基金受追捧 投资管理加速创新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作者:张婧熠

    摘要: 在过去几年内,股债以及商品期货都经历了跌宕起伏的行情波动,投资者对资产配置的需求愈发迫切。FOF(基金中的基金)产品一贯被视为资产配置工具;伴随近期公募FOF的落地,这类产品再次站上风口。但与此同时,

      在过去几年内,股债以及商品期货都经历了跌宕起伏的行情波动,投资者对资产配置的需求愈发迫切。FOF(基金中的基金)产品一贯被视为资产配置工具;伴随近期公募FOF的落地,这类产品再次站上风口。但与此同时,以银行理财为主力的资金方需求,与FOF产品在投资期限、收益和风险等方面的预期差也逐渐凸显,这对传统的投资管理模式提出挑战。在多位机构人士看来,各方的预期仍需要在不断磨合中寻找契合点;而在此过程中,机构已加快了FOF产品策略模型创新、多元化产品设计、考核评价体系设立等步伐。

      收益与风险的再平衡

      “从资金委托方的需求来看,当前的主要矛盾是银行等机构对高收益、低风险产品的需求,与资产相关指标的不匹配。”伴随首批公募FOF基金的热销,FOF再次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在谈及对这类产品的投资看法时,一家银行的资管部投资经理如此总结道。

      如其所言,能不能平衡好收益和风险,正成为FOF甚至整个资管行业的新考验。但国内市场的诸多特殊情况,让传统的FOF投资管理模式都面临挑战。

      在上述银行投资经理看来,从银行的需求来看,理财产品的特点仍是做绝对收益。尽管监管要打破刚性兑付,但产品形态主要是预期收益型,平均久期一般在3个月左右。这就意味着,银行理财多数时候都要能在3个月内实现客户的刚性兑付,不能容忍太大的回撤。

      需求与投资期限的不匹配,直接导致了国内FOF产品很难套用传统的策略或模型。华创证券FOF/MOM投资管理中心负责人孙志远就表示,国外FOF产品一般会看重战略配置、轻战术,这主要是因为国外市场通过战略配置实现的投资,期限可以达到3至5年;而在国内,投资者的收益预期可能仅仅是几个月。部分银行客户在购买理财产品时,如果发现以前买的产品净值每周往上走,而有一只产品突然出现大幅回撤,就可能会丧失对这种产品的信心。

      “FOF市场的最大需求来自银行,更偏重绝对收益。但与一般基金经理说的绝对收益不同的是,银行理财产品极为关注高点回撤。”孙志远补充称。而FOF产品所面临的挑战还不止于此。其还表示,国内市场受资金驱动的特点也非常明显,部分大类资产的相关性异于其他市场。比如,一些本应该负相关的大类资产,长期来看却会出现同向变动。这也导致FOF很难通过所谓的资产搭配,在风险调整后提升收益。

      投资管理加快创新

      资管行业偏好与供需矛盾的转变,推动着了FOF和MOM等产品迎来发展良机。但国内资金在收益、风险等方面的特殊需求,也要求这类产品的设计和投资管理都必须加快创新。

      面对买卖双方对于FOF产品投资期限的预期差,市场仍需要在磨合中找到契合点。“想要在3个月期限内实现绝对收益,对于各种策略来说都是很难的。”汇添富FOF基金经理李彪表示,市场对于公募FOF产品的考核基准期限应该要延长,比如可以季度性跟进业绩,但以年度为周期来进行考核。

      上述公募研究总监也表示,仅仅利用二级市场策略或产品,让FOF产品在3个月内实现稳定增长是很难的。根据其负责的产品具体情况来看,利用二级市场资产、通过一定的风控措施,在6个月及以上市场实现稳健收益是更合适的操作模式。如果强行要求在一个季度内实现绝对收益,可能需要更为特殊的策略,但这依然存在不确定性的风险。

      策略模型的创新,或许可以加速这种预期的磨合。李彪就表示,从机构操作的角度来看,要充分利用市场现有产品,进行多策略、多资产的投资组合。其还透露称,在实际操作中其将部分策略按照一定的资产配置进行叠加,截至目前产品的运作效果较为可观,实现了稳健收益。

      李彪预计,未来FOF产品会呈现多样化的趋势,比如生命周期型等海外较为成熟的产品也将会是一种新的发展思路。目前国内已有机构尝鲜,这种产品会针对投资者不同年龄段的不同特点,调整不同资产的比重、匹配不同的底层资产等等。此外,在FOF产品的风格特点、目标风险控制等方面,还可以做得更加精细化,以不同特点来更精准的匹配目标投资者。

      除了策略的创新,投资管理模式的转变也在不断完善。“FOF的投资管理中很核心的一点,是你对各类资产的判断,要找到全市场最优秀的管理人。”李彪强调。

      而在孙志远看来,基金的核心是基金经理。但如果仅仅用纯量化打分体系,更多是利用事后的数据推断此前的操作,并不能准确获取基金经理的逻辑,也不利于对其进行准确预判。“如果简单去算各基金过去几年里的各种指标,其实没有太多意义。因为基金经理一换,这些成果都不是当前之人所创造的,基金业绩很容易出现逆转。”

      孙志远介绍,其对于FOF产品的投资管理,以基金经理为评价对象,并通过实地调研和量化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同时还需要充分考虑市场风格转变所带来的业绩波动。但这种评价体系,并不是要对基金经理的好坏做出评价,而是挖掘基金经理最适合的市场环境、最擅长什么样的风格;这一分析结果将和资产择时一一对应,即在做资产配置时,能够与基金经理的风格分析形成很好的呼应。

    关键词:

    产品,投资,基金,收益,资产

    审核:yj22436 编辑:yj22427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的作品,均是转载自其他平台,本网赢家财富网 www.yjcf360.com 转载文章为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传播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全部作品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赢家财富网的观点、看法及立场,文责作者自负。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站管理员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我们收到通知后会在3个工作日内及时进行处理。

    2.本网站刊载的各类文章、广告、访问者在本网站发表的观点,以链接形式推荐的其他网站内容,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供用户参考使用或为学习交流的方便(本网有权删除)。所提供的数据仅供参考,使用者务请核实,风险自负。

    版权属于赢家财富网,转载请注明出处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