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市调整 部分债基“壁上观”
摘要: 近期债市遭遇一轮调整,债基业绩出现回落,吸引力也逐步下降。阴霾笼罩之下,不少基金经理选择观望。不过,也有基金经理表示,中长期来看,债市有望迎来边际改善,或可适当进行左侧交易布局。债基收益率回落悄然之间
近期债市遭遇一轮调整,债基业绩出现回落,吸引力也逐步下降。阴霾笼罩之下,不少基金经理选择观望。不过,也有基金经理表示,中长期来看,债市有望迎来边际改善,或可适当进行左侧交易布局。债基收益率回落
悄然之间,2016年四季度的债市大幅波动至今已经一年了。这一年来,债券市场被熊市氛围笼罩。2017年10月初开始,债市再度经历一波快速下跌。10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最低下探至91.83元,从10月9日起累计跌幅超过3%。
基金方面,金牛理财网数据显示,在债市大跌的背景下,近一个月债券型基金的平均收益率仅为0.06%。相比之下,同期股票型基金的平均收益率为2.12%,混合型基金的平均收益率为1.86%,货币型基金的平均收益率也有0.33%。
收益率下滑降低了债基的吸引力。Wind统计显示,债券型基金的数量从今年1月底的974只发展到10月底的1171只,数量增加了197只;但是资产净值却从1月底的17923.19亿元下降至10月底的16288.41亿元。
北信瑞丰固定收益部负责人郑猛表示,近期债市出现调整,主要是投资者结构及情绪影响供需关系造成的。从卖盘来看,主要是券商和基金由于临近年末考核,在债市稍有波动的情况下,往往会降低利率风险敞口,选择止损。从买盘来看,主要是银行资管和保险,很多债券的利率已经达到年内高点,高于负债成本,具有较好的配置价值,但苦于年底资金少加之货币政策和监管政策偏严,所以买盘力量还是较弱。
新华基金固收与平衡投资部总监姚秋表示,可以把近一年的债券熊市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16年11月到2017年2月,利率快速上行伴随着各类资金的投资规模收缩,此期间高杠杆、长久期运作的账户损失很大;第二阶段,2017年2月到9月,多数市场参与者选择将仓位调整至中短久期的防守状态,市场开始慢慢寻找收益率中枢,在9月底收益率波动幅度变小,多空双方在3.60%-3.70%之间分歧开始变小;第三阶段,10月初至今,随着三季度经济数据的公布,收益率再度上行且涨势凶猛,一个月内上行幅度达到30BP,与一年前的熊市初期很相似。
“这一阶段的收益率上行有三个原因。第一,直接原因是三季度经济数据并未显示经济复苏动能减弱,此前市场对经济的悲观预期落空;第二,PPI超出市场预期,市场担忧PPI终将向CPI传导,尤其在明年上半年低基数效应下,CPI中枢水平可能会进一步上移;第三,除了数据因素影响外,债券的需求力量整体疲弱,导致收益率需要继续上行以达到新的供需平衡,债券配置力量受信贷需求旺盛的影响而变弱,而交易目的的资金在经历了一年熊市洗礼后,开始批量撤退,导致市场活跃度下降。”姚秋说。
机构总体偏谨慎
展望后市,基金经理将怎么操作呢?“目前债市的配置价值已经好于前两年,虽然长端仍有较大不确定性,但中等久期债券的票息保护作用大为增强,我们倾向于慢慢地从短久期策略向中等久期过渡。对于长期债券,目前仍需观察宏观指标变动和新监管措施带来的影响,收益率本身还没有高到可以忽略一切利空因素的水平。因此对于长久期债券,我们倾向于暂时选择观望。”姚秋表示。
“我们的策略,应该是加大配置。但主要还是短久期的债券。因为现在收益率曲线比较平,未来无论是牛陡还是熊陡,短端的风险收益比显然更高。”郑猛表示,未来债市的走势关键还是要看经济基本面和货币政策,基本面决定了资金的需求强弱,货币政策决定了资金的供给是否充裕。站在现在这个利率价格上,随着监管政策密集出台,收益率会向下调整的概率更大。
泰达宏利基金固定收益部副总经理王靖表示,2017年还剩一个半月,债市预计呈现高位震荡,资金面保持平稳,松紧适度。2018年目前对债券市场保持谨慎态度,需要进一步观察经济基本面以及通胀等因素的变化对未来债市的影响。“债基属于长期配置资产,站在当前时点上,我们认为债券收益已经具备了中长期持有的投资价值,如果个人投资者可以2-3年的时间持有债基,我们认为会是不错的选择。”
广发期货发展研究中心王荆杰表示,短期市场情绪对监管仍较为敏感,对债市仍需保持谨慎。从长期看,经济基本面受基建增速不确定性和房地产调控持续性的影响,经济下行压力将逐步显现,对期债形成支撑。监管方面,在监管已有预期、加强协调监管以及前期去杠杆初显成效的背景下,监管大幅收紧的概率很低,而监管政策缓慢的出台实施,将比市场预测的负面影响要低,因此长期对债市不悲观。当前债市的配置力量正逐渐增强,但整体力度仍不足。
收益率,基金,债券,监管,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