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20年盈利账本
摘要: 历经20年峥嵘岁月,伴随着产品数量、管理规模长足的发展,公募基金为长期信任它的投资者创造了可观的回报。这一点,不论在各类产品的收益率,还是发放给持有人的分红中都得到了充分体现。截至2017年底,公募基
历经20年峥嵘岁月,伴随着产品数量、管理规模长足的发展,公募基金为长期信任它的投资者创造了可观的回报。这一点,不论在各类产品的收益率,还是发放给持有人的分红中都得到了充分体现。截至2017年底,公募基金持有人超过3.4亿,累计分红约1.7万亿,权益类基金特别是混合型基金为持有人贡献了不菲的回报。统计显示,混合型基金成立以来平均回报为52.1%,跑赢业绩比较基准近30个百分点。
累计分红1.7万亿
统计显示,截至2018年3月19日,自成立以来,3197只基金(A、B等子份额分别统计)的收益率超过10%,其中有11只基金取得了十倍收益。
若将全部股票型基金成立以来的回报加以算数平均,股票型基金成立以来平均回报26.9%,最大回报是534.8%,最小回报是-66.3%。同期,股票型基金业绩比较基准算数平均是20.7%。
以此方式进一步统计,混合型基金成立以来平均回报为52.1%,最大回报是23.4倍,最小回报-52.7%。同期,混合型基金业绩比较基准的算数平均为23.4%。也就是说,混合型基金约跑赢业绩比较基准28.7个百分点。债券型基金成立以来平均回报为16.9%,最大回报为232.5%,最小回报为-36.8%。同期,债券型基金业绩比较基准的算数平均回报为6.35%。指数型基金和QDII基金成立以来的平均回报分别为24.9%和23.5%,成立以来单只指数型基金的最大收益是422.1%,QDII基金的最大收益是228.7%。同期,前者的业绩比较基准的平均回报为21.1%,后者的业绩比较基准的平均回报为37.6%。
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的结构化行情更是将公募基金的机构化优势体现得淋漓尽致。去年白马蓝筹股的结构性行情明显,投资者能拿到上涨个股并能“拿得住”的难度非常大,不少市场参与人士感慨,“炒股不如买基金”。这一年,经算数平均处理后,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型两大类基金平均收益率分别达到了16.8%及19.1%;而股票市场上,在可统计的3467只股票中,有2355只个股去年出现了下跌,占比约为68%。
“这两年基金业绩如果没有那么好,可能就有分化了。不过基金业绩比较好,大的趋势又是机构化行情赚钱,因为去年接近四分之三的股票是跌的,很多散户不知道或对基本面的关注不多,导致折腾来折腾去都是亏的。”该资深基金经理进一步表示,对于未来的趋势,他也认为应该把这件事情交给专业的人来干。
“长期趋势来看,机构占比在逐步提高。对很多非专业人士来说,并没有大量时间去看财务报表,还要花大量的时间去上市公司调研。比如在季报期,每天晚上我看季报能看到凌晨一两点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主业,其他行业就很难做到不是实时看盘。”他也称。
老牌公募优势突出
根据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数据统计,2017年基金行业合计管理基金数量4738只,管理基金资产净值总规模116339亿元,按照剔除货币市场基金后的规摸统计口径,管理基金资产净值总规模48678亿元,份额规模43000亿份。从排名看,剔除货币市场基金后,传统的老牌基金管理公司由于在股票基金、混合偏股基金上的沉淀与积累,排名有所上升。
另据统计,1998年成立的首批5家基金公司在2003年至2017年上半年的总收入均超过了500亿,其中华夏和南方两家期间的总收入分别达到约2293亿和1311亿。
“经过20年的发展,这些基金公司的产品布局完善,人才培养和制度建设一流,不论市场如何变化,总能为投资人持续贡献回报。这些基金公司规范运作、稳健经营的口碑深入人心。得益于投资人的充分认可,他们的规模和收入也逐渐增大。”北京某公募基金人士向记者表示。
经过20年的稳健发展,老牌基金公司的产品线覆盖了从公募到非公募、从股票投资到固定收益投资、从低风险到高风险、从主动管理到被动管理、从国内到海外等不同基金产品类型。
2017年11月,证监会发布《养老目标证券投资基金指引(试行)》(征求意见稿),拟在公募基金中推出养老目标基金。在继2016年12月获首批养老保险基金证券投资管理资格后,一批老牌基金公司在2017年进一步加大了养老金业务的发展。
“目前我司的养老金业务中心,实现了包括全国社保、年金基金等在内的各类养老金管理业务的前中台整合,使养老金客户服务更加专业、专注、专心,并单独成立投资部门全面整合年金投资,一方面提升了年金投资管理的专注度,另一方面加强了长期养老基金投资管理特点的研究,同时增进了权益与固收投资的配合。”某“老十家”公募基金人士向第一财经表示。
事实上,在近年的发展中,业内人士越发感觉到,未来公募基金行业或会呈现出强者恒强的格局。尽管大量新基金公司成立,但与老牌基金公司相比,不论是公司品牌影响力、投研团队培养还是渠道搭建等都有不小的差距。
“未来只有两类基金公司能在市场上有好的发展。一是‘大而不能倒’,二是‘小而美’。第一类就好比银行系、保险系基金,第二类就是要发展有特色的基金公司,或者说以客户需求为驱动。”上海一家中型公募基金副总也表示。
基金公司,基准,公募基金,公募,混合型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