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买基金常亏钱”怪圈 基金投资应避免三大误区

    来源: 经济日报 作者:周 琳,李晨阳

    摘要: 证券投资基金是一种适合投资者长期持有的品种,但并不意味着买了之后就可以不管不问,也不宜像股票一样频繁买卖。同时,投资者不应盲目迷信基金的绝对收益,应结合自身投资目标、风险偏好、资金数量等因素,合理选择

      证券投资基金是一种适合投资者长期持有的品种,但并不意味着买了之后就可以不管不问,也不宜像股票一样频繁买卖。同时,投资者不应盲目迷信基金的绝对收益,应结合自身投资目标、风险偏好、资金数量等因素,合理选择适合自己的基金产品和投资策略。近5年以来,我国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行业均快速发展,管理规模均突破10万亿元大关,公开募集的证券投资基金也早已是大众熟悉的主流投资工具。

      基金管理规模庞大,公众参与非常广泛,但并不代表我国基金投资者在投资专业水平上有了很大飞跃。与之相反的是,我国大部分基金投资者在基金投资中往往处于弱势,投资若干年仍然稀里糊涂亏钱者不乏其人。如何避免“买基金常亏钱”的怪圈?日前,记者带着问题采访了多名业内专家。

      误区一:

      不懂得何时该“放手”

      对大部分投资者来说,“买基金常亏钱”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不知道基金投资何时该“放手”。

      在基金投资市场,有很多投资者普遍存在“亏了就一直拿着,要等它有朝一日涨回来”的心态。可实际情况却是亏损的基金往往一直亏损,盈利的基金则更加赚钱。反而是那些赚了钱的基金,会被提前卖掉,选择赶紧“落袋为安”。

      亏损的基金卖不卖,赚钱的基金留不留,说到底是一道“放手”与“不放手”的选择题。对于选择困难的投资者,不妨在查看基金业绩时,重点关注基金经理的长期投资业绩、最大回撤、市场风格变化、仓位变化等指标,综合考虑亏损基金是否具备“拯救”并继续持有的必要。一旦决定继续持有,可以采取定投摊薄成本、单次申购等方法,增加持有基金份额,稀释亏损额度。

      在私募基金领域,投资者选择“不放手”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过于迷信清盘线。好买财富研究总监曾令华表示,清盘线设置的初衷,是敦促基金经理及时止损,但有很多投资者却容易误认为,基金由于设立了清盘线而会变得更安全。

      “过分迷信清盘线的投资者可能会选择超出自己风险承受能力的基金产品。例如,一般私募的清盘线设置在0.8元。部分投资者认为,投资股票型私募基金即可享受股票市场的收益,而最大的风险在亏损20%。事实上,由于流动性等原因,组合未必能将损失控制在20%以下。”曾令华说。

      “不放手”的另一个表现是过于迷恋热门基金、热门组合和热门策略。有些投资者对资源类基金、国企改革、“一带一路”主题基金非常痴迷,殊不知这些主题基金往往是一时的热点产品,比较适合波段操作,一旦市场热点出现切换,基金业绩往往会大幅下跌。

      “尽管主题基金的波段操作可能获得收益,但对基金投资者有较高要求,一般投资者只知道一直持有,不会根据市场轮动来做波段操作,即便短期盈利,也会在下次热点切换时损失掉。”金牛理财网分析师宫曼琳说。

      误区二:

      紧跟市场风格快速申赎

      股市、债市、商品市场等基础市场是基金投资的风向标,因此很多投资者一般采取紧跟市场风格快速申赎的方式,意图规避风险、增加收益,事实证明这样“跟得太紧”反而容易亏钱。

      择尔裕首席培训师、基金研究专家刘佳认为,紧跟市场风格操作的第一个误区是认为大盘如果是熊市,那么买基金都亏钱。“A股市场曾经历多轮牛熊周期。数据显示,在熊市中,有3种基金能够比较好地回避股市下行风险,即蓝筹风格基金、消费主题基金、量化基金。采用定投或者单笔申购的方式,在下降市、震荡市中投资这些基金,也有可能淘到金子。”刘佳说。

      第二个误区是认为大盘如果不涨,买基金就不赚钱。对此,刘佳表示,从指数来看,2015年8月沪指处于3400点区间,如今点位没有太大变化。虽然两个时期指数的点位差不多,但部分绩优基金已连续创出新高,这说明基金投资时选对基金经理非常重要。

      紧跟市场风格快速申赎的根源还是把证券投资基金当作股票来炒作。基金与股票最大的不同之处是基金不存在“买涨不买跌”的问题。许多投资者往往只敢在股市上涨时购买基金,遇到市场下跌就会犹豫不决。但历史已多次证明,市场下跌才是最好的购买基金的时机,在市场处于低位的时候买入,亏损的风险反而更小,长期来看获得的收益也会更多。

      同样的道理,基金不可以像股票一样短炒、炒差,基金投资者不应过分迷恋短期业绩排名、基金管理人的职务高低等信息。投资基金虽然可进行一些适当的波段操作,但不适合频繁做波段。因为基金在申购以及赎回的时候会有一笔不菲的手续费,会造成收益的损失。普通投资者的“择时能力”一般都比较弱,不适合利用基金来频繁操作。

      总的来看,证券投资基金是适合长期持有的品种,但并不意味着买了之后就不管不问。目前市面上的基金很多,业绩良莠不齐在所难免,即使是近期业绩不错的基金也可能因为种种因素导致业绩下滑。所以,投资者应该定期检查自己所持有的基金业绩表现。

      误区三:

      盲目迷信绝对收益

      在公募基金的业绩评价体系中,相对收益排名至关重要。通俗地说,即便大盘跳水杀跌,所有基金亏了钱,但某只基金回撤较小,也可以在收益排名中名列前茅。而私募基金则追求绝对收益,注重基金管理人能否为投资者赚到“真金白银”。这两大类基金对于收益的理解和业绩评价有本质区别,投资者在选择过程中不要盲目相信所谓基金排名、评级等信息。

      曾令华表示,私募基金以绝对收益为标榜,但真正能做到绝对收益的非常少。据好买财富统计,2013年成立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共有1125 家,其中每年实现正收益的有68 家,占比仅为6.04%。通俗地说,所谓的绝对收益只是在理论上行得通,实际上无论是公募还是私募产品,能做到连续多年都不亏欠的基金真是凤毛麟角。

      其实,盲目迷信绝对收益的根源还是投资者对自身投资目标不够明确,不知道投资目标、风险偏好、预期收益率和资金需求,这就容易造成投资过程中越买越亏的现象。比如,有投资者想利用养老资金理财,却购买了高风险的股票型基金,结果定投多年发现,这类基金的风险很高,收益波动很大,并不能满足养老需求。

      要避免走入投资目标不明的误区,可以采用组合基金、设计定投策略和投资公募FOF等方式。以组合基金为例,投资者一般可以针对自己的养老、入学、短期理财等不同需求,设定特定的投资组合,以多只业绩稳定的基金为核心组合,增加组合的灵活性。

      同时,投资者还可选择基金定期定额投资的方式来规避风险,实现一定期限内的稳健收益。天相投顾基金评价中心负责人贾志表示,定投好处非常多:一是定期投资,积少成多;二是不用考虑投资时点,避免人为的主观判断失误;三是平均投资,分散风险;四是复利效果,长期可观,本金所产生的利息加入本金继续衍生收益,通过利滚利效果,随着时间推移,复利效果越明显;五是只需办理一次性手续,今后每期扣款申购均自动进行。而带有大类资产配置味道的公募FOF投资则更加有利于投资者分散风险,实现长久、稳健的收益。

    关键词:

    收益,基金投资,风险,亏损,私募基金

    审核:yj22415 编辑:yj22427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的作品,均是转载自其他平台,本网赢家财富网 www.yjcf360.com 转载文章为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传播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全部作品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赢家财富网的观点、看法及立场,文责作者自负。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站管理员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我们收到通知后会在3个工作日内及时进行处理。

    2.本网站刊载的各类文章、广告、访问者在本网站发表的观点,以链接形式推荐的其他网站内容,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供用户参考使用或为学习交流的方便(本网有权删除)。所提供的数据仅供参考,使用者务请核实,风险自负。

    版权属于赢家财富网,转载请注明出处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