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债违约“警报”频传 万亿债基八方调研急“排雷”

    来源: 互联网 作者:李良

    摘要: 对于规模高达1.7万亿元的债基来说,今年以来上百亿元的信用债违约,貌似只是大海里泛起的一朵小浪花,但这依然令基金经理们坐立难安。信用风险的无规律隐藏,让他们深切感受到“暗箭难防”的心惊肉跳。譬如今年以

      对于规模高达1.7万亿元的债基来说,今年以来上百亿元的信用债违约,貌似只是大海里泛起的一朵小浪花,但这依然令基金经理们坐立难安。 信用风险的无规律隐藏, 让他们深切感受到 “暗箭难防” 的心惊肉跳。譬如今年以来债基跌幅最深的中融融丰纯债A, 因为踩雷“14富贵鸟” 债券的违约,截至5月12日, 今年以来的净值跌幅高达47.96%,规模更是急速缩水。而北京某基金公司旗下债基业绩集体下跌,也被业内认为可能是踩雷多只债券违约所致。 这些个券风险的爆发往往急速而迅猛,轻而易举地击穿了基金经理的风控,基金只能黯然吞咽苦果。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面对信用债风险的无规律爆发,公募基金行业正在加大调研力度,以求尽可能提前“排雷” 。 来自财汇金融大数据终端的统计显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公募基金持有的企业债总金额达到4646.4亿元, 如果剔除同业存单,企业债占据公募基金投资债券资产的比例达到约18%,这个体量足以引起基金业的高度重视。与此同时,基金经理也在积极开拓新的债券投资领域。 去年以来大幅扩容的可转债,就成为他们眼中新的投资“蓝海” 。踩雷代价巨大

      因为重仓的信用债违约,部分债基今年以来的跌幅之深,让习惯于认为债基是“金饭碗”的基民大跌眼镜,也令公募基金业压力倍增。

      财汇金融大数据终端的统计显示,截至5月12日,共有164只各种类型的债券型基金今年以来业绩亏损,其中,净值跌幅超过5%的有18只,超过10%的则有8只。业内人士指出,综观这些跌幅较深的债基的净值走势图,其净值往往在某一时点出现陡然下行,结合该时点附近的信用债违约情况,可以判断,这些债基亏损的根本原因,就是由于重仓了违约的信用债而被迫大幅下调估值。

      不过,需要强调的是,这些业绩跌幅较深的债基普遍规模较小。统计数据显示,截至5月12日,18只今年以来跌幅超过5%的债基中,仅有5只规模超过1亿元,跌幅超过10%的债基中,则仅有2只规模超过1亿元。而在这18只债基中,规模最小的仅有100万元左右,实属于濒临清算的基金。而规模小,意味着债基抵抗风险的能力较弱,一旦踩中一个信用债违约的“雷”,业绩就会急剧下滑。

      不过,整体而言,目前信用债违约对债券型基金的业绩影响并不大。根据财汇金融大数据终端大数据的统计,截至5月12日,虽然有164只债基今年以来亏损,但只占到纳入统计的1737只各种类型债基总量的9.4%。换句话说,即今年以来,超过90%的债基实现了正收益。一方面,这是因为目前信用债违约的体量有限;另一方面,则是大多数债券型基金对风控较为重视,信用债的个券配置开始分散,单个债券违约对净值的影响不明显。

      但公募基金业仍需未雨绸缪。根据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最新发布的《2018年4月债券市场风险监测报告》,4月份违约债券4只,违约债券总面额为38.5亿元;2018年累计违约债券15只,违约债券面额128.64亿元,分别较去年同期增加25%和33.58%。同时,债券市场信用利差扩大,5年期AA级信用利差为214BP,较上月末扩大21BP。与此同时,存量信用债隐含评级调整仍然以下调为主:中债估值的公司信用债中,隐含评级调整债券224只,其中下调145只;隐含评级调整涉及发行主体为57家,其中下调48家,排名前四的行业为制造业、金融业、建筑业和综合。

      一位纯债债基的基金经理指出,在风险频频爆发后,债券市场出现了“良币驱逐劣币”的现象,低资质的主体通过债券市场融资的难度不断加大,这就有可能导致部分主体资金链断裂,从而波及这些主体此前发行的存量信用债。因此,投资者需要格外警惕那些个券占基金组合比例较高的债基,如果这类个券遭遇了评级下调乃至信用违约的风险,很有可能导致债基净值较大的下跌。

      密集调研防风险

      根据一季度末的数据分析,公募债基配置最重的是金融债,总量达到9553.2亿元,其次是企业短期融资券和企业债,前者总量为5413.6亿元,后者总量为4646.4亿元。从理论上而言,信用风险最大的是企业债,但其他债券类型也存在违约的潜在风险。

      上海某基金公司固定收益总监指出,对于持有债券的基金产品而言,目前最大的风险,是债券违约爆发的“无规律性”。他认为,从目前已经出现违约的各种信用产品来看,涉及行业较多,且部分企业在风险爆发之前,财务报表的数据毫无先兆,这让基金经理们难以控制个券的风险。在此背景下,主动走出去进行实地调研,成为基金公司债券投资的必修课。

      而记者在采访中也发现,许多债基的基金经理都表示,通过各种渠道来了解个券的真实基本面,才是最有效的风险控制方法。在他们看来,信息披露不充分甚至是信息披露违规,是目前许多个券存在的通病,在办公室里研究财务报表已经很难真正了解企业的偿债能力,必须通过各种形式的实地调研才能获取真实数据,做出正确的判断。“与股票投资注重企业业绩成长性不同,债券投资注重的是扎扎实实的现金流,这才是真正无风险的偿债能力。但单纯从企业定期报告中很难获取动态信息,而在风险不断出现的背景下,再不走出去调研,是无法有效实现风险控制的。”某基金经理对记者说。

      需要指出的是,在全社会去杠杆进入攻坚阶段的当前,许多个券的风险并不仅仅来自于企业自身,还包括股东和关联方的资金链断裂甚至是对外担保风险爆发。重阳投资表示,由于此前多年信用条件整体宽松,企业盲目扩张的冲动较强,积累了大量债务,借新还旧是这些企业维系债务链条的最重要手段。2017年以来,在各项去杠杆政策的推动下,全社会信用条件不断收紧,股票、债券和信托再融资都变得更加困难,特别是今年以来信托和非标等银行表外融资渠道大幅收缩。在外部现金流流入受阻的情况下,高度紧张的资金链条就变得非常脆弱,信用违约发生的概率大大上升。

      在此背景下,基金经理的调研就需要覆盖更多的层面,不仅需要深入了解个券所处的行业发展阶段、个券现金流的真实状况,还需要了解个券各种隐性的“风险点”,尤其是来自于大股东和对外担保的风险。很显然,这种调研的深度需要付出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基金经理的工作量无疑大大增加。业内人士表示,在债券风险此起彼伏的时候,个券的调研能力将会逐渐成为考验基金公司投资实力的一种体现,而这,会进一步加剧公募基金行业的分化。

      博时基金固定收益总部研究主管陈志新就指出,公募基金主要还是加强信用基础研究工作,对行业和主体要有长期密切的跟踪,对于一些基本面有一定瑕疵的主体要能够有及时的分析和判断,而且目前一些爆发风险的主体主要问题集中在资金链断裂或者现金流紧张方面,可以针对目前的特性对这类主体进行重点排查,有效规避相关主体的信用风险。

      转战可转债“蓝海”

      基金经理在谨慎提防信用债投资风险的同时,也在积极开拓新的债券投资领域。去年以来大幅扩容的可转债,就成为他们眼中新的投资“蓝海”。

      银河基金固定收益部总监韩晶就表示,在固定收益投资方面,最看好可转债下半年的投资机会。她指出,通过两年多的估值压缩,目前可转债市场估值水平已经接近2014年牛市之前的低位水平,继续下跌的空间较小。同时,可转债的股票属性赋予其高弹性。此外,防范风险仍是今年投资的重点,而可转债能够提供一定的安全垫,转债在持有到期的情况下能发挥债券属性,获得一定的票息收益,“攻守兼备”的特征十分突出。

      兴全可转债基金经理张亚辉则表示,可转债是今年投资的价值蓝海。他认为,今年权益资产的波动将加大,债券信用风险较大,利率还未看到趋势向下的阶段,不少转债估值压缩导致标的接近面值,介于两者之间的可转债投资则是进可攻,退可守。

      事实上,债基已经开始大踏步进入可转债投资市场。基金一季报数据显示,基金在可转债上持有规模达到420.52亿元,加仓规模达到130亿元,市值增幅为45%,这也是可转债历史上第二个增持金额超过100亿元的季度。而从环比增长来看,可转债以44.67%的增幅位居债券类资产配置增长首位。

      而相较于目前的信用债,可转债让基金经理们更放心的一点是其发行门槛较高,从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信用风险。一位基金经理指出,能发行可转债的上市公司一般基本面较为健康,且债券偿付能力不错,即便公司出现了业绩下滑等基本面走坏的趋势,可转债的投资者还有博弈回售条款和下修转股价的机会,相较于信用债,止损和套利的手段更为灵活。

      从近期可转债的走势来看,尽管A股市场继续震荡,许多可转债的正股表现不佳,但这种博弈预期的存在,依然支撑着可转债的强势。集思录网站的统计显示,截至上周五收盘,纳入统计的67只可转债中,有62只处于溢价状态。这表明,这些可转债的交易价格高于其实际的转股价值,隐含了一定的看涨期权。但需要关注的是,在这62只溢价状态的可转债中,有多达20只可转债溢价率超过30%,其中,有12只的溢价率甚至超过50%,市场的博弈心态十分浓厚。

    关键词:

    可转债,违约,风险,基金经理,调研

    审核:yj22415 编辑:yj22427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的作品,均是转载自其他平台,本网赢家财富网 www.yjcf360.com 转载文章为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传播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全部作品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赢家财富网的观点、看法及立场,文责作者自负。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站管理员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我们收到通知后会在3个工作日内及时进行处理。

    2.本网站刊载的各类文章、广告、访问者在本网站发表的观点,以链接形式推荐的其他网站内容,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供用户参考使用或为学习交流的方便(本网有权删除)。所提供的数据仅供参考,使用者务请核实,风险自负。

    版权属于赢家财富网,转载请注明出处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