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FOF遭遇“内部投资”尴尬

    来源: 互联网 作者:李良

    摘要: “试金”半年,在股市和债市双重震荡的影响下,首批FOF基金的表现并不尽如人意。财汇金融大数据终端的统计显示,截至7月12日,去年底首批成立的6只FOF基金的净值均在面值以下,与此同时,这6只FOF基金

      “试金”半年,在股市和债市双重震荡的影响下,首批FOF基金的表现并不尽如人意。财汇金融大数据终端的统计显示,截至7月12日,去年底首批成立的6只FOF基金的净值均在面值以下,与此同时,这6只FOF基金的规模缩水。

      需要指出的是,在业绩和规模双双下滑的背景下,许多准备发行FOF基金的基金公司开始反思,何种FOF策略才能真正适应中国市场?上海某基金公司FOF基金部门负责人认为,现有FOF投资资产的关联度太高,且所投资基金主要是所隶属基金公司旗下产品,“小圈子”的投资思路导致平滑风险的效果不达预期,这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投资FOF的初衷。

      “内部投资”的尴尬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受制于基金公司之间调研的困难,目前FOF基金的主要投资对象,会集中在所隶属的基金公司之中,从而形成“内部投资”的“小圈子”现象。这意味着,目前投资者购买FOF基金,重点要关注其隶属基金公司旗下产品的业绩表现。如果该基金公司旗下各类产品长期表现都很一般,那么投资失利就容易成为大概率事件。

      这种现象一直为业内所诟病,但却又无可奈何。事实上,市场上具有公信力的基金第三方调研机构太少,以及各公募基金公司之间的跟踪调研不可能实现的壁垒,使得FOF基金目前只能从投资策略上另辟蹊径。

      上海某基金公司FOF基金部门负责人指出,并不是每家基金公司都适合发行FOF基金,在“内部投资”盛行的当下,要想平滑掉投资风险,一方面,需要基金公司具有较为完善的产品线,使得FOF基金在配置时可以充分选择各种风险不同的资产,而且可以降低各类资产之间的关联度,从而避免某个市场系统性风险爆发对FOF基金的巨大冲击;另一方面,则需要基金公司旗下产品有较好的业绩表现,或者同一类型产品中能出现不同风格的产品设计,让FOF基金能够在不同的市场环境下有条件选择到所需要配置的风格产品。

      需要更多探索

      或许是考虑到控制风险的需要,首批6只FOF基金中,偏股的仅有1只基金,偏债的则有5只。但从实际运作情况来看,偏股和偏债的FOF基金运作都不尽如人意,即使是偏债的FOF基金,其净值也普遍在面值以下。有趣的是,记者根据财汇金融大数据终端统计,截至7月11日,剔除二级债基后,纳入统计的债基中,今年以来仅有79只债基出现亏损,而获取正收益的债基则多达1150只,这意味着投资债基获取正收益仍是大概率事件。

      一位FOF基金的投资者向记者直言不讳地表示,无论是从海外市场的经验,还是此前FOF基金的宣传上,给投资者传递的信息都是FOF基金风险要低于现有的基金,FOF作为一种专业的投资工具,能够在进一步平滑风险的同时,为投资者获取相对更多的超额收益,实际运作需要更多努力和探索。

    关键词:

    基金公司,基金的,风险,内部投资,调研

    审核:yj22427 编辑:yj22427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的作品,均是转载自其他平台,本网赢家财富网 www.yjcf360.com 转载文章为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传播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全部作品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赢家财富网的观点、看法及立场,文责作者自负。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站管理员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我们收到通知后会在3个工作日内及时进行处理。

    2.本网站刊载的各类文章、广告、访问者在本网站发表的观点,以链接形式推荐的其他网站内容,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供用户参考使用或为学习交流的方便(本网有权删除)。所提供的数据仅供参考,使用者务请核实,风险自负。

    版权属于赢家财富网,转载请注明出处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