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私募业绩惨淡 中长期仍乐观
摘要: 今年两市股指整体走弱,市场成交量能收缩。格上研究中心数据显示,规模以上的股票策略私募基金产品的前11个月业绩表现,与去年及过去几年相比明显不及,近三分之一私募机构回撤幅度超20%。不过,目前多数私募对
今年两市股指整体走弱,市场成交量能收缩。格上研究中心数据显示,规模以上的股票策略私募基金产品的前11个月业绩表现,与去年及过去几年相比明显不及,近三分之一私募机构回撤幅度超20%。不过,目前多数私募对市场中长期投资策略仍偏乐观积极。一方面,当前市场估值处于历史低位、外资持续净流入、市场外部环境持续改善等较好情况;另一方面,私募对中国经济的结构性转型以及经济增长的长期驱动力等因素保持乐观态势。多家知名私募亏损超20%
今年以来,沪深股市在年初高位回落后,一路震荡下行。具体来看,截至上周五(12月21日)收盘时,上证综指、深证成指、沪深300、创业板指今年来分别下跌23.92%、33.54%、24.84%、27.52%。
从市场成交量看,出现多个沪市成交量不足1000亿的交易日,9月17日、12月11日等交易日内,沪市出现低于900亿元的成交额。此外,2018年8月22日,沪市成交额为984.63亿元; 9月11日,沪市成交额为968.85亿元;9月12日,沪市成交额为934.49亿元。同时,市场整体估值水平则继续处于历史低位。据上交所官网数据显示,截至12月20日,上证综指和上证50的静态市盈率分别为12.7倍和10.03倍;据深交所官网数据显示,截至12月21日,深证综指、中小板指、创业板指平均市盈率分别为14.16倍、22.90倍和32.44倍。
行情不佳拖累私募业绩。格上研究中心数据显示,2018年前11个月股票私募表现惨淡。纳入格上统计的股票私募要求策略管理规模50亿以上;或管理规模30亿以上且机构成立满5年。在所有产品收益均扣除业绩报酬后,北京、上海、深广三大地区的股票策略私募年内均未取得正收益,多家私募前11个月旗下产品平均亏损超20%。
具体看,前11个月,净值回撤在10%以内的有9家,占比23.68%;净值回撤在10%至20%之间的有17家,占比44.74%;净值回撤在20%至30%之间的有11家,占比28.95%;净值回撤超过30%的有1家,占比2.63%。可见,旗下产品平均回撤超过20%的私募机构有12家,占比近三分之一。
私募排排网数据亦显示,规模较大的私募业绩收益普遍表现不佳。最高收益方面,截至11月底,规模在1亿-10亿元的股票策略私募最高收益达90.11%,而规模在50亿元以上(含)的仅为16.56%。
日子难过仍乐观
对此,一位百亿私募人士表示,“今年绝大部分私募应该都面临业绩提取不了的情况。能提也只能在今年1月上涨明显的时候,随后市场下跌,机会不大,毕竟私募只考虑绝对收益。”另一位北京地区大型私募人士称,“今年市场行情不行,赎回10个点左右,年终奖肯定没法提了,私募本身就不是旱涝保收的行业。”
上述人士称,“并且最近没有明显新增资金,只有少许追加。一方面,机构都有定期换投顾、定期更换组合池子的现象,代销层面的个人客户实际要有增量资金非常难;另一方面,机构也比较谨慎。”
不过,即使在业绩普遍不佳、没有明显增量资金的情况下,目前多数私募依然“淡定”,抓紧对自身的“修炼”。韬映资本董事总经理郭晨凯表示,今年整体经济在去杠杆的大前提下确实相对艰难,2019年仍存不确定性,美国经济增速下滑已成事实,经济震荡将成为常态。针对私募基金更加考验对于行业个股的分析和周期的把握,针对行业的聚焦更加重要,未来私募基金会更加精细化发展,风格聚焦的私募基金会是未来发展的趋势之一。
上述百亿私募人士亦称,“当市场不乐观时,需要进行内部架构梳理和资金的合理安排运用。包括研究在内的公司运营方面尤为重要,是否有资金或相关储备,类似股票的强周期行业,即使是百亿私募,活下来也是重要课题。”
2019年行情可期
2018年仅剩最后几个交易日,展望未来,多数私募对市场中长期投资策略仍偏积极乐观。
高毅资产邓晓峰表示,2019年经济下行压力大于2018年,但资本市场机会好于2018年。资本市场对负面预期已反应充分。在经历了2018年系统性调整、2019年上半年盈利下降调整后,优秀公司和少数增长型行业的结构性机会将成为更重要的主线。从国内来看,会有两类公司有增长性、系统性的机会,第一,走出去、融入国际市场的企业;第二,渗透率从低到高的产业,类似太阳能和电动车行业。
上海富善投资表示,2019年基本面将继续下行并在年内触底,货币政策以及政经格局趋势将改善市场估值水平,预计指数在年中见到市场底部,并进入复苏第一阶段,超额收益来自超跌成长类股票,而房地产市场、商品市场的疲软,将从大类资产配置上有利于A股的资金供给。因此,一方面,利用指数增强工具抄底基本面底部机会。目前指数风险收益比合理,增强后超额收益能够弥补底部振幅增加绝对收益,利于底部持仓;另一方面,增加成长类股票配置比例。成长股整体回到历史底部,优选行业趋势改善、TTM业绩稳健、估值处于历史中低水平的品种。
上述百亿私募表示,从改革方向来看,转型到高端产业或价值链上游位置明确,关注受益转型方向的行业,如高端类的制造业、医药生物、消费类等行业。其中,看好消费与科技。高端装备类制造业,相关新能源车产业链可能复制过去几年手机产业情况;消费方面关注医疗、医疗服务以及品牌类的大众消费品。
市场,收益,行业,11,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