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款基金背后隐秘的角落:赎旧买新频出 市场活水不多
摘要: 基金业协会的一则例行披露,给出了当下爆款基金频出背后存在的另一种解读。7月14日晚间,基金业协会发布了6月份的公募基金规模数据。
基金业协会的一则例行披露,给出了当下爆款基金频出背后存在的另一种解读。
7月14日晚间,基金业协会发布了6月份的公募基金规模数据。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权益类基金(股票基金+混合基金)共有28791.8亿份,相比1月末的25445.52亿份,增长了3346.25亿份。而上半年新发权益类基金份额高达6941.22亿份,也就是说,新发权益类基金规模与权益类基金增长规模二者的差额达到3594.97亿份。
业内人士分析,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或是因为存在较大规模的“赎旧买新”现象,而“钱太多”或许是一种假象,市场的“活水”并不多。
“监管早就强化基金发行合规性,现在渠道也不再蓄意营造稀缺现象。但渠道肯定更希望去卖新基金,这与对理财经理的激励也息息相关,比如很多激励只针对新发产品。”某公募基金市场部人士表示。
市场“活水”并不多
14日晚间,基金业协会公布了6月份的公募基金规模数据。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权益类基金的规模为28791.77亿份,相比1月末的25445.52亿份,增长了3346.25亿份,增幅达13.15%。
上半年,权益类基金发行呈现“井喷”之势,爆款基金比比皆是。新发权益类基金规模达到6941.22亿份。相比之下,新发权益类基金规模与权益类基金增长规模的差额达到3594.97亿份。业内人士分析,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或是因为存在较大规模的“赎旧买新”现象。
第一财经进一步统计发现,3月是权益类基金份额的增长高峰,大量资金涌入权益类基金,当月权益类基金新发份额为1038.06亿份,而权益类基金规模增长为1982.3亿份。这说明,权益类基金的增长有较大部分来自于新发基金的贡献。
然而,从4月开始这种情况有了明显的转变。东方财富choice统计显示,4月新发权益类基金份额788.66亿份,权益类基金规模增长463.72亿份,粗略估算,有324.94亿份基金份额从老基金转到了新基金。
到了5月份,这种现象进一步明显。5月新发权益类基金份额是1388.79亿份,而权益类基金份额增长仅为423.84亿份。也就是说,高达965亿份的老基金赎回进而转到了新基金。在5月的新发基金市场中,出现了易方达均衡成长、汇添富优质成长等爆款产品。
因此,业内人士分析,目前爆款基金频出、基金大卖的现象背后,不排除有卖出老基金转向新基金的成分,即“赎旧买新”。
“爆款基金频频出现,大家感慨市场上的钱很多。赎旧买新也说明市场上真正的‘活水’没有想象中那么多。”深圳某基金公司高管对第一财经表示。
显然“赎旧买新”的方式并不利于基金行业的健康发展。在平安证券分析师贾志看来,部分投资者赎旧买新行为使得其投资频繁化、短线化,付出了更多的交易成本和机会成本,并且赎旧买新现象将影响基金经理的长期投资,迫使其被动应对持有人的赎回,无法有效实现投资目标。
基金投资者日趋成熟
与权益类基金规模有较大增长不同的是,固收类基金和货币基金出现了大幅缩水。
基金业协会的数据进一步显示,6月份债券型基金总份额比5月减少2088.67亿份,环比下降6.8%。在债市调整的大背景下,该类型基金已经是连续2个月规模净缩水。
与此同时,6月份货币型基金总份额为7.57万亿份,相比5月底的规模缩水8500多亿份,降幅约为10%。货币基金在整个公募基金中的规模占比不到45%,在历史上也是较低的水平。
货币基金年化收益率拾级而下、债券基金则遭遇较大的调整,反观股市从2600点大涨至3400点。到了6月,股债跷跷板现象更加明显,在股票表现较好的情况下,债市明显回调。这种情况下,基金投资者选择赎回固收、债券类产品转向权益类基金,也是明智之举。
统计显示,上半年,沪深300指数收益为1.64%,业绩跑赢沪深300指数的基金共计3215只,占比达94.67%。在权益类基金中,超九成基金取得了正收益,占比达95.64%;收益超50%的基金占比也高达25.62%。
“基金的赚钱效应明显,自然激发越来越多投资者入市的意愿。现在不少投资者通过基金入市的现象越来越明显,这也促成了爆款基金频频出现。虽然这段时间A股也有可观的涨幅,但与此前投资者直接炒股的方式相比,投资者越来越理性、越来越成熟。”一位基金第三方评价机构人士表示。
此外,数据也显示,6月份新发权益类基金约1700亿份,总份额却下降约250亿份。这是因为6月份股票ETF净赎回比较严重,带动了权益类基金的整体缩水。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6月份股票ETF资金净流出约630亿元,是股票型基金中净赎回的主力品种。
“ETF能比较好地反映市场的活跃情况,净流出代表了一部分资金获利了结的需求。通过标准化程度更高的ETF参与股市的投资机会,更是凸显出投资者的成熟和理性。”该第三方评价机构人士进一步说。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权益类,现象,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