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基金李化松:寻找中国动力 与优质企业一起稳健增长

    来源: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作者:李化松

    摘要: 2021年,我们对中国经济和A股市场依旧充满信心,市场风格或进一步均衡,个股分化加大,对个股筛选的能力更重要,各个板块都存在一定的优质机会。

      2021年,我们对中国经济和A股市场依旧充满信心,市场风格或进一步均衡,个股分化加大,对个股筛选的能力更重要,各个板块都存在一定的优质机会。目前,我们在价值成长和新兴成长两类资产之间保持了相对稳定的配置水平,更重要的是通过自下而上的选股策略,所选股票都是长期看好的、基本面优秀的公司,公司有较强Alpha,以此获得相对稳健的收益。坚守能力圈 专注自下而上选股

      总结自己多年的研究和投资生涯,最重要的是坚持自下而上选股策略,寻找能力圈范围内的公司。回顾今年的投资,有三点非常重要:第一是长期,始终要相信价值投资,公司长期价格会回归价值。第二是专注,始终要坚守能力圈,不为外界环境所诱惑,相信复利的力量,扎实做研究格外重要。第三是谦卑,始终要从为投资者创造收益的角度出发来掂量每一笔投资。

      2020年主要集中挖掘食品饮料、医药生物、化工、机械设备等行业中的个股,个股的选择对超额收益贡献度相对更大一些,选出了一些市场相对冷门的“牛股”,同样也有遗憾,错过了一些擅长领域的投资机会。

      个人比较擅长在自己能力圈范围内的行业里,通过自下而上,选择出新兴成长类型的企业和价值成长类型的企业,通过基本面和估值的相对比较,决定配置权重;同时也会主动控制风险因子的暴露程度,以降低组合的波动和回撤。

      对于不同类型的企业偏重点稍有不同,新兴成长企业产业趋势相对重要;发展中期的企业管理层相对重要;而价值成长类型企业盈利模式则更为重要。

      长期来看,在价值成长股方面,消费、高端制造等行业里有较多盈利模式非常好的优质公司,未来盈利模式有望持续优化,长期持有或将带来稳定的回报;新兴成长股方面,科技创新驱动的TMT、新能源、医药等领域有较多新的机会,寻找优质成长股始终是市场追逐的目标;传统行业因为供给侧结构优化也有很多投资机会。

      A股吸引力持续增强 长期乐观看好

      展望后市,我们对A股的基本面保持乐观,看好A股市场长期的投资机会,主要原因在于:第一,外资持续流入A股市场的趋势将在较长时间内持续,目前A股外资配置明显偏低,A股市场的优质公司相对于国内外其他类型的资产,估值水平更低,成长空间更大,并且在国内疫情已经得到较好控制而国外疫情始终有反复的情况下,吸引力持续增强;第二,国内资金持续流入的趋势难以逆转,无风险利率或将在较长时间内处于低位,股票相对于固定收益和理财产品的估值优势更明显;第三,中国的一些科技产业处于爆发期,随着政府重视程度的日益提升和产业自身的不断成长,未来会有较多的优秀企业脱颖而出;第四,中国正步入品质消费升级时代,此次疫情也增加了中国消费者的信心,加速了消费升级的趋势。

      从市场风格来看,2020年下半年以来,价值风格与成长风格收益差进一步收敛。2021年市场风格或进一步均衡,个股分化加大,对个股筛选的能力更重要,各个板块都存在一定的优质机会。以消费为例,从中观和微观两个角度,能看到有三种比较不错的趋势,未来也会有不错的机会和企业出现:第一,线上化消费趋势,不只是商品,越来越多的服务也逐渐转移至线上,例如在线教育、在线医疗、社区团购等,未来可能都会有更多的创新模式出现;第二,根据消费者消费习惯的变化(线上化趋势),越来越多的消费品也随之更新升级;第三,随着居民收入的提升,消费升级需求持续,仍能找到一些估值相对合理的优质个股有较确定的成长空间和业绩增速,能够获得相对稳健的收益。

      在科技领域,我们当前正处于以5G、新能源、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一轮的科技创新革命起点。科技产业处于爆发初期,存在巨大成长空间。

    关键词:

    成长

    审核:yj22427 编辑:yj22427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的作品,均是转载自其他平台,本网赢家财富网 www.yjcf360.com 转载文章为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传播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全部作品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赢家财富网的观点、看法及立场,文责作者自负。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站管理员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我们收到通知后会在3个工作日内及时进行处理。

    2.本网站刊载的各类文章、广告、访问者在本网站发表的观点,以链接形式推荐的其他网站内容,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供用户参考使用或为学习交流的方便(本网有权删除)。所提供的数据仅供参考,使用者务请核实,风险自负。

    版权属于赢家财富网,转载请注明出处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