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36位基金经理离任

    来源: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作者:余世鹏

    摘要: 数据显示,截至2月24日,2021年以来共有32家公募基金的36位基金经理离任。分析人士指出,与其他行业相比,公募的投研人才会在每年一季度出现离任小高峰。

      数据显示,截至2月24日,2021年以来共有32家公募基金的36位基金经理离任。分析人士指出,与其他行业相比,公募的投研人才会在每年一季度出现离任小高峰。在留住核心人才方面,除了将考核和排名长期化等措施外,近年越来越流行的员工持股计划也是一个行之有效的选择。小公司变动率高

      从近三年情况来看,Wind数据显示,2020年全年有105家基金公司存在基金经理离任的情况,截至当年2月24日,就有32家基金公司出现基金经理离任现象。而在2019年,共有95家基金公司存在离任现象,截至当年2月24日发生基金经理离任的基金公司数量有25家。

      从机构分布来看,Wind数据显示,2021年以来发生基金经理离任的基金公司,既有博时基金、银华基金等头部机构,也有红土创新基金、恒越基金等中小型基金公司。

      宜信财富资本市场负责人王浩宇对记者表示,从统计数据来看,小基金公司的人员变动率明显高于大型基金公司,行业头部集中现象较为明显。大型基金公司的募资情况明显好于小型基金公司,资源投入、人员稳定性也较强。

      华南某基金人士直言,基金经理是基金业的核心人才,基金经理的变更往往会在每年一季度出现小高峰。王浩宇也表示,每年年初是基金经理变动频繁时期。

      就2021年的情况而言,王浩宇表示,一方面,基金公司业绩考核和奖金发放均以年为单位,当前时间点,2020年的业绩排名和奖金均已确定,基金经理群体会进入变动频繁时期;另一方面,这也与市场的风格分化有关。在2019年和2020年,新能源、消费、医疗等成长风格明显跑赢指数,且大盘股估值明显提升。因此,部分非此风格的基金经理压力较大,2021年初工作岗位会出现主动或被动调整。

      此外,腾讯证券研究院专栏作家郭施亮表示,公募基金的限制约束较私募基金严格,近年来已有不少公募基金经理转移到私募基金等相关机构。一方面提升管理灵活性;另一方面则是获得更多的股权激励,获得更大发挥空间。

      寻求有效留人措施

      王峰(化名)是深圳某家小型公募基金的创始人,在2015年创办这家公司前,他在一家中大型基金公司担任基金经理。他对记者表示,从基金经理到资管平台创业者,是一个角色转变的过程,更多会考虑整体投研团队的能力圈搭建问题。在持续聚焦主动权益投资方向上,会继续完善投研布局,使得各个风格的基金经理均能实现他们能力圈内的超额收益。他表示:“公司要实现长足发展,要从外面找来优秀的基金经理加盟,但更为重要的是把他们留住。”

      在留人措施方面,王浩宇给出以下建议:一是将考核和排名长期化,以给投资者创造长期价值为目标。他说:“基金投资者的短期行为会影响基金经理的行为模式,这需要从根本上对基金投资者进行投资者教育,自下而上不鼓励追涨杀跌的行为。”二是公募行业的发展应逐步从销售导向转为投研导向。销售可创造出短期的爆发式增长,但优秀的投研可创造出稳定的业绩回报,更有利于公司长远发展,也对留住投研人才更为有利。

      “资产管理行业是一个对核心投研人才高度依赖的行业。要让他们在一个平台上长期稳定地干下去,关键在于让他们充分地分享到他们创造出的价值。这几年业内陆续在进行的员工持股计划,就是一个很好的借鉴。”王峰以他的公司举例,其公司自创立时起就实施了员工持股计划,截至目前的员工持股比例已接近40%,其中又以投研人员的持股比例最高。

      记者获悉,王峰的公司曾在2018年底从外部引入了一名基金经理,并给予了相应的投研职位。他表示:“目前来看,员工持股计划在留住核心人才方面起到了明显的作用。从成立以来,公司核心人员较为稳定。接下来,我们会在机制上进行进一步的创新,如通过增资扩股或内部转让等方式引入并留住更多核心投研人才。”

    关键词:

    基金经理,基金公司

    审核:yj22427 编辑:yj22427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的作品,均是转载自其他平台,本网赢家财富网 www.yjcf360.com 转载文章为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传播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全部作品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赢家财富网的观点、看法及立场,文责作者自负。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站管理员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我们收到通知后会在3个工作日内及时进行处理。

    2.本网站刊载的各类文章、广告、访问者在本网站发表的观点,以链接形式推荐的其他网站内容,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供用户参考使用或为学习交流的方便(本网有权删除)。所提供的数据仅供参考,使用者务请核实,风险自负。

    版权属于赢家财富网,转载请注明出处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