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只百亿沪港通主动公募基金 看好互联网消费
摘要: 据香港经济日报报道,厚积而薄发,历时9个月准备,景顺长城沪港深精选基金脱颖而出成为首只南下投资港股的公募基金,获近20万内地投资者认购,成功募资110亿人民币(约137亿港元)。基金经理谢天翎接受经济
据香港经济日报报道,厚积而薄发,历时9个月准备,景顺长城沪港深精选基金脱颖而出成为首只南下投资港股的公募基金,获近20万内地投资者认购,成功募资110亿人民币(约137亿港元)。基金经理谢天翎接受经济日报独家访问时称,目前倾向均衡配置A股和港股。按基金设计换算,初期约61亿港元(48.7亿人民币)将投向港股。
9个月准备 巧遇买港股宽限
两地证监会于去年4月宣布启动沪港通,谢天翎称,基于景顺长城有A股和港股的投资研究能力,当时已有推出沪港通基金的构思。直至去年7、8月开始有成形的产品计划与监管部门沟通,后于去年12月中旬获准发行“沪港深精选基金”。
景顺长城于3月26日至4月13日正式发行这基金。巧合的是中证监于3月27日对外发布公募基金参与沪港通交易指引,放宽基金参与沪港通门槛。
谢天翎预期,未来将有更多公募基金推出沪港通产品,此外A股基金也可以通过修改合同的方式来投资港股,长期来看对港股流动性有正面影响。
她称,虽无法预计未来南下资金规模多大,但值得参考的是,截至去年底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ualified Domestic Institutional Investor,简称QDII)基金资产净值,占内地所有基金资产净值比例仅1%,而股票基金和混合基金资产净值占比达42%,约2万亿人民币。也就是说,若这些股票及混合基金修改合约南下,流入港股资金规模将远超于现时的QDII基金。
作为首只南下公募基金,沪港深精选基金市场反应热烈,获19.93万人认购,净认购额达110亿人民币。
据公司资料,为跟踪基准,沪港深精选基金中性配置为“45%A股+45%港股+10%现金”,港股投资范围为约284只港股通股票,最高可将95%资产配置于港股。
“初期建仓较稳健 不一味求快”
“初期建仓步骤偏稳健,不会一味求快。”谢天翎称,A股和港股的配置比例不会固定不变,根据A、H相对估值变化,以上证指数及恒生国企指数的市盈率为标准,目前A、H估值达到1个月短期均值,故目前对A股和H股采取均衡配置策略。
港股对谢天翎而言并非全新挑战,她自2011年起出任景顺长城首只QDII基金——大中华基金的基金经理,该基金成立至今已累升41%。
行业方面,她看好互联网、电子制造业、汽车、消费等持续受惠于中国长期消费增长的行业及个股。“看好H股折让率较高、流动性较好、存在价值低估、市值较大的股票,有望在资金推动下享受估值修复带来的超额收益。”
深港通开通后 稀缺资产受益
深港通蓄势待发,谢天翎称,与上海相比,深圳股市民营企业与中小企业较多。“深港通开启对中小板与创业板影响较大,深港两地互为稀缺的资产将会受益,而高估值的品种可能回归理性。”
上周两次港股通额度用尽,谢天翎认为这并不是常态,整体而言港股通总额度仍充裕,2500亿总额度使用不到30%。“就中长期而言,我们这一基金的操作不至于受到港股通额度的限制。”
基金,资产,配置,长城,沪港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