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泰君安抛售国联安基金股权 受限“一参一控”

    来源: 赢家财富网 作者:佚名

    摘要: 国泰君安(18.410, -0.08, -0.43%)(601211.SH)抛售国联安基金股权之举或是为旗下资管子公司申请公募牌照而未雨绸缪。   作为国内第一家获准筹建的中外合资基金管理公司,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国联安并没有成为国泰君安的“现金奶牛”,同时还掣肘了国泰君安获得公募牌照的机会。

      国泰君安(18.410, -0.08, -0.43%)(601211.SH)抛售国联安基金股权之举或是为旗下资管子公司申请公募牌照而未雨绸缪。

      作为国内第一家获准筹建的中外合资基金管理公司,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国联安并没有成为国泰君安的“现金奶牛”,同时还掣肘了国泰君安获得公募牌照的机会。

      “国泰君安抛出股权,或是放弃国联安这一合资平台,获得自身申请公募牌照的机会,从而更进一步发展资管业务。”一位金融机构从业者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

      事实上,国泰君安此举也为相关法规形势所迫不得已而为之。随着新《基金法》落地,加强券商资产管理业务监管等文件发布,券商大资管业务(又称“大集合”,即指投资者超过200人的大集合产品)被取缔,需转为公募基金,同时,券商平台获取公募牌照还受到“一参一控”要求的限制。

      受限“一参一控”

      8月22日晚间,国泰君安发布公告,欲出售其持有的全部51%国联安基金股权。国泰君安相关人士告诉记者,本次交易的目的主要是“为整合公司业务资源,优化公司资产管理业务布局”。

      从业绩贡献上看,虽然国联安难以成为国泰君安的“顶梁柱”,但这并非国泰君安欲将其抛售的全部原因。一位长期关注资本市场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国泰君安此举是在于对其资管业务的重新布局。”

      据他分析,2013年大集合被取缔,全部被归为公募基金,券商要开展该业务则必须取得公募业务资格。而彼时因小集合规定了人数不超200人,门槛在100万元以上(大集合门槛只有5万~10万元),规模10亿元以下,因此,开展资管业务的券商中半数以上都是以大集合为主。为了不让资管业务长成“歪脖子”,券商资管要做大业务规模和获得更大市场,都在想办法拿下公募牌照。

      “2013年停发大集合,不少公司都提交了公募申请,但是真正能拿到牌照的却不多,主要是受‘一参一控’限制(即一家机构或者受同一实际控制人控制的多家机构参股基金管理公司的数量不得超过两家,其中控股基金管理公司的数量不得超过一家)。当时国泰君安也积极提交了申请,彼时也一度传出可能会废止‘一参一控’限制,但目前政策尚未松绑。在此限制下,控股国联安,势必成为其自身申请公募牌照、设立全资基金管理平台的绊脚石。除非继续被动等待政策放行。”上述业内人士分析,其将国联安股权剥离后,将能够获得“自己顺利拿下牌照的机会”。

      截至目前,虽然面临“一参一控”的尴尬,仍有近十家证券公司拿下了公募牌照,其中不乏浙商证券、华融证券、国都证券等体量较小的券商。而布局较早的东证资管目前已发行22只公募产品,资产规模合计323亿元左右,几近国联安的资产规模。

      上述人士提及,今年上半年, 国泰君安资产规模超6000亿元,横向看其资管已排在业内前五,国联安的管产规模在公募基金中排在50位靠后。未来剥离国联安股权后,国泰君安能否在大集合产品上再度发力,或还须拭目以待。

      记者注意到,上述拟进行的股权交易还需取得国联安基金的合资方德国安联集团同意及证监会核准。

      业绩平、占比小

      目前国联安基金注册资本为1.5亿元人民币,国泰君安与德国安联集团分别持有其51%和49%的股权,是国泰君安唯一控股的基金管理业务平台。

      然而,这家合资公司的利润贡献却并不出众。在国泰君安发布的股权转让公告中提到,2015年末国联安总资产9.16亿元,净资产5.86亿元,而营业收入6.77亿元,净利润仅有2.41亿元。这意味着,持股51%的国泰君安获得的投资权益只是自己业务纯利的九牛一毛。

      此外,记者在国泰君安最新发布的半年报中发现,今年上半年,国联安实现营业收入2.51亿元,净利润仅有0.77亿元,其报告期损益科目(即国泰君安对国联安的投资对当期合并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的影响)仅为3952.22万元,所有者权益变动为-285.19万元左右。

      虽然在券商系公募基金中,国联安的体量并不算小,但是,公募基金平台作为券商的资管大类,如果将国联安嵌入国泰君安资管业务中横向比较来看,其仍旧只占据少量份额,规模占比尚不足9%。

      半年报数据显示,2016年上半年,国泰君安资管客户资产管理规模6492.95亿元,其中,定向资产管理业务规模5373.34亿元,集合资产管理业务规模1020.57亿元,专项资产管理业务规模99.04亿元。而国联安方面的数据显示,其上半年管理公募基金31只基金、公募基金资产管理规模352.03亿元,专户业务资产管理规模189亿元。

      投研人事震荡

      在国泰君安大力发展资管的同时,其引以为傲的明星投研团队却在暗潮涌动。众所周知,研究团队的能力、口碑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券商资管、财富管理的基石。

      近日,国泰君安首席策略分析师乔永远向国泰君安递交辞呈并将履新兴业证券(7.870,0.03, 0.38%)的消息得到确认。值得注意的是,国泰君安以乔永远为首的策略团队在乔永远最后一个离任后已彻底换人。

      2014年初,乔永远策略团队在A股低迷之下提出400点反弹论,市场验证后该团队得到了不俗的口碑。2015年,国君策略研究小组乔永远、戴康、王德伦等获得第十三届新财富分析师策略研究第一名。

      然而,今年以来这些核心成员却不断转投他方。其中核心成员王德伦于今年初正式加盟兴业证券,接替张忆东出任首席策略研究员。戴康也于今年中旬正式加盟华泰证券(19.920,-0.26, -1.29%),担任首席策略研究员一职,并组建新的策略研究团队。而截至戴康离任,原本的策略团队只剩下了“门面”乔永远一人。

      因投研团队的持续流失,国泰君安也不得不招募新人。据媒体报道,国泰君安于7月23日举行的2016中期策略投资研讨会(深圳)中,不再是乔永远讲策略,而是高级策略分析师张恩华。

      如今乔永远的离任传闻让市场不禁为不久前才“放走”前首席宏观分析师任泽平的国泰君安感到担忧,毕竟培养一个足够有影响力和号召力的团队并不容易,尤其是对研究所举足轻重的宏观和策略。在此背景下,国泰君安的资管转型仍面临种种挑战。


    关键词:

    审核:yj22454 编辑:yj22454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的作品,均是转载自其他平台,本网赢家财富网 www.yjcf360.com 转载文章为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传播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全部作品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赢家财富网的观点、看法及立场,文责作者自负。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站管理员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我们收到通知后会在3个工作日内及时进行处理。

    2.本网站刊载的各类文章、广告、访问者在本网站发表的观点,以链接形式推荐的其他网站内容,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供用户参考使用或为学习交流的方便(本网有权删除)。所提供的数据仅供参考,使用者务请核实,风险自负。

    版权属于赢家财富网,转载请注明出处
    查看更多

    相关推荐

      本文暂无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