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公司正在大力备战公募FOF
摘要: 眼下,基金公司正在大力备战公募FOF。在这一背景下,近年来出现的类FOF产品也受到市场关注。不过,由于产品本身存在盈利难定、产品信息模糊、双重收费等诸多问题,这些产品始终只存在于小众市场而难获广泛认可,不少顶着资深管理人或明星投顾光环的FOF产品也多少落入概念营销的嫌疑之中。为解决行业痛点,不少机构开始围绕投资管理和产品端等方向进行创新,以优化FOF产品的操作思路,以致各类FOF产品层出不穷,投资策略也令人眼花缭乱。
眼下,基金公司正在大力备战公募FOF。在这一背景下,近年来出现的类FOF产品也受到市场关注。不过,由于产品本身存在盈利难定、产品信息模糊、双重收费等诸多问题,这些产品始终只存在于小众市场而难获广泛认可,不少顶着资深管理人或明星投顾光环的FOF产品也多少落入概念营销的嫌疑之中。为解决行业痛点,不少机构开始围绕投资管理和产品端等方向进行创新,以优化FOF产品的操作思路,以致各类FOF产品层出不穷,投资策略也令人眼花缭乱。
“尽管试水者众多,FOF产品的创新速度依然难达市场预期。从目前情况来看,多数FOF往往沦为一个‘产品结合’的平台,由于资产配置能力不足,真正体现FOF优势的产品并不多。”在业内人士看来,FOF产品创新是解决当下资产配置荒的重要手段,尽管操作策略不同,解决的难题也不同,但目前FOF市场仍面临诸多限制,产品收益不佳、机构内部利益难平衡以及专业经理人缺乏等更深层次矛盾尚待解决。
公募:前期以内部型FOF为主
受行业政策和资产配置荒的驱动,国内公募FOF业务蓄势待发,各方机构也在新业务领域中激烈角逐,以期通过产品运作方式的创新和投资策略的多样化来获得这片蓝海市场的竞争优势。
据悉,目前多家基金公司已经开始筹备FOF产品发行的相关工作,其中内部型FOF或成为部分公募试水FOF业务的首秀产品。在业内看来,尽管针对不同投资策略的FOF产品方案五花八门,但对于初次推行FOF业务的基金公司而言,内部型FOF才是一个相对适合的方案。
“基金公司可以通过内部FOF清晰地了解基金经理的投资风格,且细化产品的仓位和投资标的精选,既能够发挥旗下基金产品的优势,也能降低在全市场基金产品选择中进行调研和筛选的前期成本。”深圳某大型基金公司产品部相关人士分析,其所在公司的基金产品数量和质量能够支撑公司在内部中优中选优,且在内部调研中具备一定优势,回撤控制上也会有一定的把握。“从操作上看,内部型产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双重收费的难题。如果投资公司内部基金,那么母基金层面的管理费和后端的业绩报酬提成费用可以适当减少,子基金也只收取适当的管理费,从而降低总体费用。”
不过也有人担心,内部型FOF虽然能够实现费率的降低,但却仍有不少问题。“做内部型FOF,可能创新的亮点不足,难以符合大类资产配置的要求,很容易将这种产品变成拓展营销渠道的工具,或者做成另一只混合基金,降低FOF组合的有效性。而且内部型产品是否建立防火墙,如何规避内部交易、利益输送等问题,也需要公司向市场及时做出回答。”有基金公司相关人士表示。
而对于部分产品线不足的基金公司而言,外部型FOF也不失为另一种创新方向的选择。据悉,不少基金公司除了内部FOF产品之外,对兼顾外部的FOF产品也并没有遗漏,在做FOF策略时,会选取外部指数基金或债券基金来作为底层资产,从而分散投资风险,避免基金公司内部的“个人英雄主义”。在针对全市场基金的FOF产品设计中,还根据组合或激进或保守的投资风格而形成不同的产品方案。
“FOF的根本意义在于发挥资产配置的作用以及间接扩大市场规模。如果采用外部型FOF形式,既可以跳出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选择标的,扩大资产规模,还可以借助第三方专业基金评价机构的力量平滑收益曲线,做好投资回报,具有多重意义。”济安金信副总经理王群航认为,内部型FOF的发展面临公募基金本身产品数量受限、选择较少,以及职业伦理上的难题,有其不可避免的天然障碍。相对而言,外部FOF在增加其他基金公司规模方面相对中立,不会像基金公司之间过于看重彼此的规模排名,也不会集中投资某一两家公司的产品,发展外部型FOF应是更优选择。
在具体的操作策略上,不少基金公司也参照国外成熟的FOF运作方案,在为即将问世的FOF业务设计了多种产品方向。“根据投资人资产配置的需求,FOF的设计思路有几种:一是以绝对收益为目标,基金管理人根据自身的量化模型在大类资产配置和基金的选择两个层面进行量化分析,以取得绝对收益为目标进行配置;二是以指数化的方式进行投资,根据对市场的分析,通过配置不同的指数基金来获取相对收益;三是目标年限型FOF,在国外主要是针对养老金计划,通过设置一个目标年限,随着产品接近目标年限,股权类资产的配置比例减少。”红塔红土基金投资部相关人士透露其公司对未来公募FOF的几类规划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