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法策略“重生” 私募量化投资尚待成熟
摘要: 2014年私募量化对冲经历了市场洗礼,而今期盼浴火重生。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目前国内阿尔法产品主要
2014年私募量化对冲经历了市场洗礼,而今期盼浴火重生。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目前国内阿尔法产品主要面临两个问题,一是选股模型有局限,二是对冲工具太少。
1月以来a股市场进入调整行情,上证综指多次冲击3400点,在高位宽幅震荡。中国基金报记者发现,此前遭遇黑天鹅事件的私募量化对冲产品,净值正在慢慢恢复,而且在上周指数大跌中成功套利。
市场分析人士认为,目前国内市场中性策略尚不成熟,在选股模型和对冲工具方面有待完善,经历过风雨、生存下来的私募将更加重视风控,考虑多变的市场风格。
阿尔法产品走出阴影
近期市场维持震荡行情,多款市场中性策略私募产品净值开始逐步攀升,好买基金研究中心数据显示,理成风景7号1月份收益率为4.97%(截至1月20日),尊嘉alpha合伙1月份收益率为0.05%(截至1月16日).
“通过有效的风控措施和对投资机会的及时把握,现在我们的阿尔法系列产品已经收复了约一半的回撤幅度。”上海朱雀投资人士向中国基金报记者表示。
格上理财研究员张彦介绍,目前私募量化策略共有三种,阿尔法策略、套利策略和趋势策略,去年底备受关注的阿尔法策略,主要通过多因子模型选择一篮子股票,同时对冲整体市场波动风险,获得超额收益,但是,去年底多数私募因为选择中小板股票组合,做空沪深300股指期货 ,遇上大盘股的单边行情而“招架不住”。
能熬过这波大盘股行情的私募产品,大多在模型方面进行了微调。
“我们采取了严格控制规模因子暴露的原则,同时因为对下半年的市场行情有预判,在策略配置中增加了大盘价值策略。”上海博道投资量化高级投资经理何晓彬告诉记者,12月份虽然总体组合面临回撤,但仍在可控范围内,净值回撤也比较低。
朱雀投资相关人士表示,当时在期指对冲层面预留了一些多头敞口,减小了市场上涨对产品带来的影响;另外在风险控制上,对回撤较大的产品采取减仓等措施,降低了回撤幅度,去年没有任何产品触及止损线。
目前,这些私募量化团队在操作方面有更多改变。朱雀投资表示,一方面正在优化模型,使之能适应风格剧烈切换的市场,另一方面把握一些市场趋势性机会,比如近期期指和现货的价差一度扩大到4%,运用期现套利等方法捕捉异常价差,获得了无风险收益。
何晓彬认为,产品最终需要考察风险收益比,更应该重视风险控制,目前考虑到市场波动上升,会在回撤风险预算的范围内积极管理净敞口,同时加大各种套利交易,增强组合收益。
量化投资困境求生
2014年私募量化对冲经历了市场洗礼,而今期盼浴火重生。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目前国内阿尔法产品主要面临两个问题,一是选股模型有局限,二是对冲工具太少。
从选股模型来看,格上理财研究员张彦告诉记者,私募大多按照高成长性标准选股,通常落到中小盘股,找不到蓝筹股,“因为蓝筹股不一定符合成长指标,它的增长率更多取决于未来的不确定因素。而且现在还没有风格切换的模块,很难将风格作为因素做界定”。
上海凯石益正投资总监娄静认为,买小盘股、做空沪深300的策略,严格意义上不能算市场中性策略,而是多空策略,因为其风险敞口比较大,无法完全对冲,真正的市场中性应该构建与沪深300相关性比较高的股票组合。
从对冲工具来看,张彦告诉记者,目前国内对冲工具少,而且拿沪深300对冲逻辑不通,因为没有行业对冲指数和个股对冲手段等,无法构建股票组合与对冲工具之间的相关性。
有些私募已经用自己的方法寻找出路,2014年底就有几家私募“扛住”了大涨。
“一方面策略本身抗冲击能力强,当指数拉升时现货也能跟上,回撤不大,为做风控提供时间和空间;另一方面在量化被动投资的基础上我们加了主动风控,将量化指标结合投资经理的经验进行判断,能在极端情况下发挥作用。”深圳翼虎投资总经理余定恒告诉记者。
北京盈融达投资总监童健也表示,他们的模型建立在20年交易经验积累上,采用10年以上的历史数据回溯,综合考虑市场的各种极端情况,包括2007年的牛市、2008年的大跌市;同时采用多策略模型,并严格控制各类股票的持仓,正常情况小盘股的持仓控制在0~30%。
更多私募正在积累市场经验,试图将之融入量化模型,同时希望更多对冲工具的出现。
娄静表示,近期他们正在发行一款新的量化对冲产品,现货组合和对冲股指的相关性比较高,选择与沪深300行业配置一致的股票组合,比如银行、券商股等都会配置,可以保持市场中性,减小波动。
何晓彬告诉记者,“如果上证50和中证500股指期货能够顺利推出,将规避对冲工具风格偏离的缺陷,有助于模型获取更加稳定的阿尔法。”
对冲,市场,策略,投资,量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