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挖人价格直逼公募 基金经理热衷“奔私”

    来源: 采编 作者:佚名

    摘要: 公募基金“奔私”的话题从来没有间断过,今年的牛市让更多的公募基金经理转身“奔私”。业内人士表示,阳光私募行业中绩效和个人业绩挂钩的机制、灵活的仓位配置和较少的投资风格限制,以及个人创业梦想的实现是多数

      公募基金“奔私”的话题从来没有间断过,今年的牛市让更多的公募基金经理转身“奔私”。业内人士表示,阳光私募行业中绩效和个人业绩挂钩的机制、灵活的仓位配置和较少的投资风格限制,以及个人创业梦想的实现是多数公募基金经理“奔私”的原因。但人才的频繁变动,也让公募基金的管理难题日渐凸显,未来其与私募基金的人才正面争夺战在所难免。

      今年将迎“公奔私”高峰期2015年,公募基金人跳槽势头有增无减。据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3月,离职基金经理人数分别有18人、24人、21人,合计63人,超过了去年同期的59人。离职原因各种各样,不过,尽管未有准确数据表明他们的具体去向,但多位明星基金经理的“奔私”仍足以反映一定趋势。

      据不完全统计,自去年15位基金经理之后,今年已有14位公募明星基金经理“奔私”。包括原兴业全球明星基金经理陈扬帆、原上投摩根副总经理兼投资总监冯刚、民生加银总经理俞岱曦、景顺长城副总经理王鹏辉、华安基金副总经理尚志民 、富国明星基金经理饶刚等一批业内知名公募人士,成立私募公司成为了前述“大佬”们最主流的选择。

      比如,1月7日才宣布离职的兴业全球陈扬帆,在1月8日即被媒体曝出成立了上海猛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上投摩根冯刚去职公募后,也迅速发起成立了域秀资本;而民生加银俞岱曦离职后,则火速创立了上海万吨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目前已发行成立两只私募产品,其投资方向均为新三板市场;景顺长城王鹏辉离职后亦与多位业界精英组建了望正资产,并称将“用公募的思维做私募”。

      有行业人士表示:“目前奔私募无非两种模式,一是自己创建公司再招揽人才,另一个就是加入已成型的私募公司,无论哪种模式,必须要对基金经理有所激励。私募相对公募的最大好处就是机制灵活,对基金经理的刺激作用也能最大发挥。”

      从市场环境来看,自去年3月私募基金备案制度正式实施以来,私募行业也迅速发展。基金业协会最新数据显示,目前备案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已超过4500家,私募基金超过了1500只。财经评论员叶檀认为,随着股市的向好和国家在政策上的支持,今年很可能会是“公奔私”的高峰期。“这是一个很明确的趋势,如果像现在这样基金发行非常顺畅,而且股市非常好的话,公募基金”奔私“会持续下去。”叶檀认为。

      值得一提的是,从4月份基金经理离职公告情况来看,在22位离职基金经理中,有15人的离职原因为“个人原因”。具体来看,有嘉实基金张弢 、财通基金关家雄、国泰基金贾成东等。7名基金经理的离职原因为“工作安排”,包括华宝兴业基金郭鹏飞、中海基金许定晴 、诺安基金周心鹏、泰达宏利基金邓艺颖 、华夏基金韩全永和魏镇江、景顺长城基金毛从容。

      业内分析人士指出,因“个人原因”而离任主要与市场走向息息相关。去年四季度以来,市场走势振奋人心,众多机构认为2015年股市震荡上行为大概率事件。在市场环境以及同业人员的影响下,基金从业人员对自身职业发展可能做出更多的规划和选择,离职“奔私”成为众多离职者的选择。

      私募挖人价格直逼公募

      公募人才的长期流失,给行业发展也造成了一定的消极影响。行业人士称,相较投研层的人员流失,来自管理层的人员变动对基金公司的影响或更为深远。前述提及多人中,包括俞岱曦、冯刚、尚志民等都是核心管理层,而俞岱曦更是公司一把手,这些高层变动对公司产生的震荡难以估量。

      一方面是公募基金人才管理难题日渐凸显,另一方面私募挖人的势头丝毫不减。事实上,“公奔私”背后反映出的是私募基金的迅速扩张,从而带来的人才严重紧缺。有消息透露,目前私募的人才缺口至少七八万人,除了直接从公募、券商挖人外,有的私募甚至发狠招,对老东家的人才“连锅端”。

      “现在注册并不难。一般来说,只要材料齐备,几个月时间就可以完成注册登记了。”一家已完成注册的私募基金公司负责人表示。根据要求,私募机构要完成注册登记,注册资金必须达到1000万元。而对于人员,管理层也只是要求报备,对具体岗位并没有硬性的规模和要求。

      一位基金业资深人士分析说,现在私募基金的人才主要来自几个方面。一部分是公募基金知名的基金经理揭竿而起,自拉团队、自己操盘;一部分是券商系人才下海,这部分人士早年入市,看多了资本江湖里的沉沦,经历了几轮牛市和熊市的洗礼后,幡然“醒悟”。如果错过了这轮牛市,就只能在寒冬中等待退休,于是自扯大旗成立私募;还有一部分私募人士系“草根派”,这部分私募人士拥有多年的炒股经验,觉得当下行情向好,又有着广泛人脉,于是成立私募。

      业内人士分析称,不管是来自券商、私募还是草根,私募基金要想发展壮大,人才显然是第一资源要素。泽熙掌门人徐翔在公司内部也曾多次宣称,对于一个投资管理公司,最核心的竞争力是人才。

      为此,私募基金在“抢人”方面可以说是不遗余力。上海一家猎头公司负责人表示,现在私募挖人的价格已经直逼公募,基金研究员、结算员、交易员等重要岗位,年薪起步价至少30万元。不过,对于这些人才的要求是“上手就能用”。该负责人士坦承,这些都是普通行情,还有更高的价码,“当然,也要看对应的人才值不值这个价。”

      “公募基金精英的出走,必然带走一大批的追随者,有时候甚至整个部门的人都会随之出走。”该人士还表示,公募基金的人才在被私募割过一茬后,正处于青黄不接的状态。

    关键词:

    基金,人才,经理,离职,人士

    审核:yj22402 编辑:yj22427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的作品,均是转载自其他平台,本网赢家财富网 www.yjcf360.com 转载文章为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传播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全部作品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赢家财富网的观点、看法及立场,文责作者自负。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站管理员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我们收到通知后会在3个工作日内及时进行处理。

    2.本网站刊载的各类文章、广告、访问者在本网站发表的观点,以链接形式推荐的其他网站内容,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供用户参考使用或为学习交流的方便(本网有权删除)。所提供的数据仅供参考,使用者务请核实,风险自负。

    版权属于赢家财富网,转载请注明出处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