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低仓位博反弹:大部队按兵不动 小资金打游击

    来源: 采编 作者:佚名

    摘要: 近五个交易日,A股市场迎来一波反弹行情,但记者了解到,不少知名私募却仍然维持较低的仓位参与反弹,从目前看,股票仓位保持在30%~40%的私募相当普遍。近五个交易日,A股市场迎来一波反弹行情,但记者了解

      近五个交易日,A股市场迎来一波反弹行情,但记者了解到,不少知名私募却仍然维持较低的仓位参与反弹,从目前看,股票仓位保持在30%~40%的私募相当普遍。  近五个交易日,A股市场迎来一波反弹行情,但记者了解到,不少知名私募却仍然维持较低的仓位参与反弹,从目前看,股票仓位保持在30%~40%的私募相当普遍。

      私募普遍较为谨慎

      记者调查了20多家私募机构,近两周他们大部分维持较低或中性的总体仓位,并拿出少量仓位参与反弹,但也有私募由于自身风格等因素,仓位一直比较高。

      北京和聚投资执行合伙人于军告诉本报记者,在6月中旬暴跌前,旗下产品和聚鼎宝系列的股票仓位降到了10%,此后几次低仓位小幅参与反弹,目前仓位仍然维持10%左右。

      深圳展博投资基金经理袁巍也表示,当前市场处于震荡行情,也没有明显的机会,因此仓位维持在30%左右,指数下跌时减仓,上涨少量加仓。“现在市场很难看清趋势,也不确定是否底部,所以不着急把仓位加得很高,只留部分机动仓位,适当参与反弹。”

      上海鼎锋资产交易主管徐汇川表示,目前仓位在四五成左右,在公司历史上处于中等偏低的水平。“主要是近期市场趋势未明,保留两三成的底仓,持有一些中长期看好的股票,在此基础上根据市场整体趋势做一些操作。”

      上海凯石益正投资总监仇彦英也表示,对市场中性偏乐观,现在无论震荡还是上涨,都是较为安全的位置,50%左右的仓位比较合适,但加仓或减仓要看产品具体情况。

      但北京一家中型私募总经理告诉记者,他们的仓位在行业里一直偏高,近期也没怎么动。他判断市场基本上处于底部区域,估计还会上涨。广东某私募董事长则表示,近期一直满仓,打算到了4000点以上再减仓。

      记者根据上证指数、创业板指这两周的涨跌幅,以及私募净值的变化,推测近期一些私募仓位的数据,也显示知名私募仓位均不高。

      后市观点现分歧

      据记者了解,在这几天的反弹中,有些私募已经将仓位提高了,有些私募乐观看好8月反弹,认为后续持股待涨的可能性比较大。

      有深圳私募董事长认为,后市会震荡攀升,建议高仓位博反弹,目前他们仓位已加至九成左右。还有北京私募说,“现在市场已处于底部,不满仓更待何时,看好下半年结构化牛市”。

      但更多私募目前还是相对小心,只是小幅度参与反弹,总体偏谨慎。

      袁巍告诉记者,近期加仓了,主要买超跌股票和长期看好的品种,但不敢加得太高,因为看不到有特别大的操作空间。“震荡市盈利难,对于私募来说,风控是首要的,谨慎一点没有坏处。”

      深圳某著名私募投资经理表示,“市场这个位置,即便长期乐观,但是短期市场没有太大系统性机会,要是下跌20%,就超出我们的承受能力,怕犯错还是谨慎点好。”

      于军也表示:“理论上讲,目前市场处于震荡筑底状态,我们还是主要看锁定的投资标的是否处于预期的价格区间之内,如果符合预期就会进行加仓。”于军对后市比较乐观,随着资金面和情绪面的恢复,下半年市场将会回到一个新起点。

      徐汇川则表示,最近加了十几个点的仓位,但震荡行情下不会买入不动。“近期市场还没有确认,可以先加一点仓位并耐心观察。从中报来看,目前一些上市公司的业绩不错,接下来还要看三季度业绩能否持续,如果能持续,估值下降到一定范围就不会降了。”

      深圳明达资产董事长刘明达表示,政府主动去杠杆过程基本结束,但投资者信心恢复还需时间。牛市格局不变,但市场需要更多成熟的长期机构投资者,因此三季度暂时只能看反弹,维持半仓左右。

    关键词:

    仓位,反弹,市场,表示,记者

    审核:yj22454 编辑:yj22427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的作品,均是转载自其他平台,本网赢家财富网 www.yjcf360.com 转载文章为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传播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全部作品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赢家财富网的观点、看法及立场,文责作者自负。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站管理员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我们收到通知后会在3个工作日内及时进行处理。

    2.本网站刊载的各类文章、广告、访问者在本网站发表的观点,以链接形式推荐的其他网站内容,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供用户参考使用或为学习交流的方便(本网有权删除)。所提供的数据仅供参考,使用者务请核实,风险自负。

    版权属于赢家财富网,转载请注明出处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