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不良ABS受追捧 私募参与次级档获超额认购

    来源: 采编 作者:佚名

    摘要: 【首批不良ABS受追捧私募参与次级档获超额认购】中国银行首支不良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中誉2016年第一期不良资产支持证券”于5月26日在银行间市场成功薄记发行,发行规模3.01亿元,5月27日信托正式

      【首批不良ABS受追捧 私募参与次级档获超额认购】中国银行首支不良信贷产品“中誉2016年第一期不良资产支持证券”于5月26日在银行间市场成功薄记发行,发行规模3.01亿元,5月27日信托正式成立。这是国内信贷业务重启试点以来首单公司不良贷款资产支持证券。(每日经济新闻)  中国银行首支不良信贷产品“中誉2016年第一期不良资产支持证券”于5月26日在银行间市场成功薄记发行,发行规模3.01亿元,5月27日信托正式成立。这是国内信贷业务重启试点以来首单公司不良贷款资产支持证券。

      据中国银行公告,中誉一期优先档发行金额2.35亿元,占比78%,评级AAA,发行价格为3.42%,全场认购倍率3.07,边际倍率2.5。同一天发行的招行“和萃一期”仅用了半天时间就全部发行完毕,其中优先档1.88亿元,占比81%,评级AAA,发行利率3.0%,获2.28倍认购。

      值得注意的是,两只ABS的次级档都获得投资者追捧。中誉一期次级档最终定价水平为101,实现溢价发行。和萃一期次级档0.45亿元,获接近2倍认购。同时,在和萃一期次级档投资者中,还出现了私募基金的身影。

        产品风险可控

      从发行结果来看,两单不良ABS显然获得市场认可,“中誉一期”此前设定的利率区间在2.8%~4.8%,实际发行价格为3.42%。“和萃一期”设定的利率区间为2.7%~4.5%,实际发行价格为3%。与近期发行的几只正常的信贷产品发行利率大致相当,并未因为其入池资产为不良而产生大幅的风险溢价。

      平安证券研报认为,中行ABS的基础资产虽贷款集中度较高,但基础资产抵质押水平较充足,抵质押物的评估价值已完全能覆盖优先级本金,目前已回收金额占到了优先级规模的64%。招行的基础资产是信用卡债权,单笔回收风险较大,但债权笔数较多,资产包整体回收率仍将趋于稳定。记者获悉,招行24个月累计回收率保持在40%以上,考虑到资产包11%的折扣率水平,优先级偿付风险较小。

      而据招行内部人士透露,截至5月22日,该入池资产包已经实际回收1.64亿元,占到全部优先级证券发行金额的87%,回收表现良好,证券本息兑付具备较高的保障。

      中债资信ABS团队王夏妮对记者表示,中誉一期首次引入非发起机构的次级投资者提供证券优先档的差额补足,和萃2006-1由贷款服务机构垫付资产池执行费用,有助于降低不良贷款资产池回收波动风险,尤其是回收时间波动产生的优先档证券流动性风险,有利于不良产品的健康、有序、安全的发展。

        投资者结构丰富

      此前,有业内人士认为,限于对不良资产的辨认和处理经验,不良ABS的投资者或多为商业银行和资管公司,不良资产的风险仍将困于银行系统内部。

      上述平安证券研报认为,由于考虑到不良资产证券产品本身的复杂性以及较高的风险,或使得除四大资产管理公司以外的其他投资者望而却步。同时,前期有限的试点银行数量以及监管层出于风险控制考虑而作出的限制都将制约不良ABS的规模,预计年内500亿元的试点规模将难以用足。

      但中国银行在发行结果公告后则表示,此次发行得到投资人的广泛认可,参与机构包括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信社、基金公司、证券公司等多家机构,投资者结构丰富,认购积极。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四大资产管理公司之外,和萃一期的次级档投资者中还有私募基金的身影。

      “银行、基金、券商、资管公司等投资者的进入,有助于扩大不良处置市场的资金来源,提高不良处置市场的消化和容纳能力,降低及分散银行业系统性风险。”中行方面称。

      据招行内部人士透露,招行“和萃”系列将涵盖信用卡、小微等各类不良资产品种。目前多个项目正同步推进,年内将陆续投放市场,基于小微不良资产的“和萃二期”最快或于6月面市。

      不过对于后续更大规模不良ABS的发行,市场人士认为仍存悬念,如次级债券的投资人问题。毕竟此次首批发行的两单ABS,其基础资产本身属于比较优质的。在封包期间,和萃一期已实际回收1.64亿元,中誉一期实际已回收约1.8亿元,占发行总额比例已超60%。

      银监会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13921亿元,较上季末增1177亿元;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75%,较上季末上升0.07个百分点。

    关键词:

    发行,资产,证券,一期,不良

    审核:yj22494 编辑:yj22427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的作品,均是转载自其他平台,本网赢家财富网 www.yjcf360.com 转载文章为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传播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全部作品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赢家财富网的观点、看法及立场,文责作者自负。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站管理员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我们收到通知后会在3个工作日内及时进行处理。

    2.本网站刊载的各类文章、广告、访问者在本网站发表的观点,以链接形式推荐的其他网站内容,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供用户参考使用或为学习交流的方便(本网有权删除)。所提供的数据仅供参考,使用者务请核实,风险自负。

    版权属于赢家财富网,转载请注明出处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