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注意了!今年最风光的委外资金或要收紧了!
摘要: 近期有传闻报道,证监会正在摸底各家委外基金的规模,尤其是通道类的委外基金,而主动管理类的委外基金暂不受限。对于该传闻的真实性,有基金公司表示,确实有传闻委外产品收紧,不过现在还没有要求上报委外类产品的
近期有传闻报道,证监会正在摸底各家委外基金的规模,尤其是通道类的委外基金,而主动管理类的委外基金暂不受限。
对于该传闻的真实性,有基金公司表示,确实有传闻委外产品收紧,不过现在还没有要求上报委外类产品的情况。另有说法,有基金公司决定不再上报委外的基金。
无论该传闻是否真实,但空穴来风,非是无因。抛开公募基金的机构化、委外化趋势外,私募基金确实存在着明显的委外化趋势。
委外资金助力私募超公募
据基金业协会统计,截至2016年10月底,已登记备案的私募基金只数达42263只,认缴规模和实缴规模分别为9.13万亿元和7.26万亿元,首次超过公募基金规模。再往下分析,这9万亿的私募管理规模中,可能有相当一部分来自于委外资金的贡献。
由于2015年中以来资产荒出现,大量银行将理财资金委托基金公司、券商资管进行管理,其中部分知名的私募基金亦成为委外资金标的。
据媒体报道,某大行委外机构综合评估前二十名的机构中,券商资管占得8席,公募基金5席,保险 (含资管)4席,私募基金3席。
上海一家私募基金合伙人表示,“一般来说做委外管理的都是基金和券商资管,但其实也有一部分是交给私募基金来管理,因为理财产品的投向要求不是特别高,通常银行会给私募基金来做名单,名单内的私募可以成为委外管理人。”
委外私募团队大多来自银行
此前有媒体报道,委外资金投资私募的原因是因为更看重私募基金主动投资股票的能力。但真相恐怕要让存此想法的私募机构失望,实际上私募行业中担任委外资金的管理者,通常都以债券投资为主。
其中的一个原因是股票型私募对于委外来说,风险和波动性太大(相对收益除外),银行利率风控无法承受。
而另一个原因,是因为许多债券型私募的创始人来自于商业银行团队,这让他们无论在债券投资经验上还是人脉上都更具优势。这个优势并非相对股票私募而言,而是相对公募基金、券商资管而言。正是这些银行端的人脉优势,让委外类资金选择了他们,也正是这些委外资金的进入,让私募的管理规模呈现出快速膨胀趋势。
收紧委外对私募影响不大
但传闻的另一部分却并不错,那就是委外资金选择私募,更看重的是私募的主动投资能力。上一段已经说过,承接委外资金的私募大多创始人或经理本身就是来自于银行债券操作团队,所以说他们承接委外资金后,继续是利用自己的经验和人脉进行债券市场的主动操作。
而文中开头所提到,监管层主要收紧的是通道类的委外资金,这实际上针对的是公募基金。
过往,公募基金中虽然也有机构认购,但机构占比不会太大,一只基金中的机构资金可能在30%-40%的样子,还有可能是多家机构的资金总和。而但自从机构定制的公募基金出现以后,一家机构在一只公募基金里占比可以达到99%以上。
今年以来,这种情况出现得尤其多,业内统称委外基金,也就是基金公司专门为这笔委托管理的资金设立了一只公募基金进行运作与投资。而这些委外操作中,确实存在着不少通道类的委外操作。
在此背景下,可以确定的是即使监管层真的开始对委外资金进行收紧,所受到波及的也不会是私募基金。恰恰相反,更具备主动投资能力的私募基金,会从中得到更多的好处!
基金,外资,机构,管理,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