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部门不宜表态“养老金入市”
摘要: 日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记者会上表示,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已经形成了基本方案,有望于下半年报党中央、国务院审定,养老保险基金将把部分资金投资到股市。我们看到这种表态
日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记者会上表示,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已经形成了基本方案,有望于下半年报党中央、国务院审定,养老保险基金将把部分资金投资到股市。我们看到这种表态,实际上决定权依然需要相关程序与法律认可,而从市场化运作与养老金巨大缺口、安全性来看,并非是某种监管部门设计一套运营投资方案就能保障在股票市场上增值与保值的。中国股票市场未来的发展将向市场化、法制化的方向运行,任何保护性条款在市场可能出现的多变因素面前,都可能面临市场化的冲击。未来中国股票市场的价格会随着股价分化而体现巨大的风险与收益,对于注重安全性第一的养老金而言,显然是不易介入此类风险投资市场。
今年两会,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政府官员不能任性,实际上是对官员言论与做事风格划定了一个参考线。笔者认为,这一划线适用于一些重大的系关全体国民利益的投资决定。就此,笔者认为养老金入市与否,官员不宜轻易表态,涉及领域的投资监管部门更应冷静对待,应将其决定权交于法律与权益人认可。
研究相关投资历史轨迹来看,相较于养老金入市,全国社保基金早已入市,投资范围包括银行存款、债券、信托投资、股票、证券投资基金等。但从性质来看,全国社保基金与养老金是两类不同的资金。全国社保资金的资金来源主要为国家财政转移支付、博彩收益等,是国家社会保障储备基金。而养老金主要来源于雇主和雇员,这部分资金掌握在地方政府手里,不掌握在中央手里。
近年来,社保基金在资本市场上取得了一定收益,但我们发现,这种收益的取得有许多是来自于股票市场的特殊政策安排。比如近些年来社保基金取得较好投资收益率的主要来源许多来自于股权投资或IPO划转,而后者在国际资本市场是根本不存在的。近年来上市的部分国有企业,10%部分划入社保基金,而解禁后的股票大部分并末跌破发行价。比如2006年3月,社保基金以100亿元持有8514415652股中国银行(加入自选股,参加模拟炒股)(4.18, 0.00, 0.00%)股票,占中行股权的3.91%,折合每股1.1745元。6月1日,中行H股上市后,社保基金持有的中行股票转为H股。行使超额配售权之后,社保基金的持股比例为4.576%。6月21日中行收盘价格是3.40港元。短短3个月,社保基金持有中行H股的市值已经超过289亿港元,投资回报率超过190%。同年6月19日,社保基金与工商银行(加入自选股,参加模拟炒股)(4.62, 0.02, 0.43%)也正式签署战略投资合作协议,前者向后者投资180.28亿元,持有工商银行约5%的股权等,因此社保基金所出现的较好收益,其实对于其它机构而言并不具备。诚然,近年社保基金运作也出现一定的好转,但随着证券市场的完善与体制改革,社保基金运作将面临市场化的严峻挑战。比如国家审计署2014年6月26公布的社保基金会基金管理及2013年度预算执行情况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审计结果。公告显示,社保基金自营指数化投资的标的指数范围较窄,近年投资收益欠佳。2010年到2013年,社保基金会自营指数化投资组合亏损共计69.53亿元,其中2013年亏损14.7亿元。此外,2013年底,社保基金会未按规定对6只禁售期满的转持股票计提准备,少确认减值损失103.02亿元。
研究认为,以往社保基金依靠先天政策优势出现的逃顶与抄底行为将难以再现,由于股期对冲与市场理性成熟、市场化机制的推进,也不排除社保基金在某个大的阶段出现整体性亏损。
作为证券监管部门,当然希望有大的机构资金进入市场,但对于中国目前养老金的情况来看,是否支持入市,则应交由法律与市场、权益人来决定,养老金的运营机制与市场化投资需要其本身在做好风险与收益的对冲后才可能实现。目前来看,我国养老金的缺口非常之大,而延迟退休、提高缴费等已引起了权益人的巨大分歧,如何能够保障养老金在风险云集的股票市场只赚不赔呢?世界股票市场运行轨迹显示,没有。那么作为中国股票市场的监管方,就不应轻易的表态支持与不支持的观点。
总体而言,对于养老金是否进入股票市场,中国的监管部门特别是证券监管部门不宜公开表态支持与否,而应让法律与权益人来决定。因为养老金是中国居民的养命钱,安全第一、风险防范是最重要的,这一点应该向市场经济与股票市场发达的国家借鉴。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在市场化典型代表的股票市场上投资,没有绝对安全,专业投资机构在严格市场化的股票投资面前,更多的是分化、淘汰与发展,而能够实现股票市场收益的机构往往是少数。
基金,社保,投资,养老金,股票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