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元顺安:MOLED产业链存两条投资主线
摘要: 小尺寸AMOLED的普及在IPHONE选用后已是大势所趋,2017或2018年是爆发的一年,AMOLED面板出货量翻倍可期,之后AMOLED渗透速度会变慢。大尺寸AMOLED的渗透还未达到规模化节点,
小尺寸AMOLED的普及在IPHONE选用后已是大势所趋,2017或2018年是爆发的一年,AMOLED面板出货量翻倍可期,之后AMOLED渗透速度会变慢。大尺寸AMOLED的渗透还未达到规模化节点,成本价差在1:2左右便有望大规模普及,目前是 1:10左右。大尺寸面板出货面积是小尺寸的10倍,大尺寸的普及对产业链拉动更为有力。可挠柔性显示是未来显示行业发展方向,远期发展空间巨大,三星可折叠柔性屏手机,最快将于2016年底量产,并在明年上市。UBI预测2020年AMOLED市场规模达到710亿美元,5年CARG为49%,其中柔性显示477亿美元。
从当前时点看AMOLED产业链崛起对中国的机会,有两条投资主线。其一,已经切入国际主流供应链的企业,一方面受益于产业链的爆发,另一方面有望受益国外企业专利授权规模的扩大实现产品升级;其二,随着中国AMOLED面板供应商的崛起,作为后进入者出于降低成本的考虑,对于本土配套产业的需求,而产生的对未进入国际主流供应链的企业的机会。
第一类投资机会主要指有机发光材料中间体企业,比如万润股份(002643)、西安瑞连和濮阳惠成(300481),目前很难看到上述企业在终端材料领域的机会,一方面是国外强大的专利封锁,另一方面是快速的产品更新周期(基本一年一换),当然变化往往蕴含弯道超车的机会,但是以我国企业技术而言,希望确实不大。因此未来更多的可能是国外企业授权国内生产,国外企业以研发和终端材料生产为主,大批量的前躯体生产交给国内企业代工。目前国内企业以中间体生产为主,终端前一步材料的生产(需要授权,但是价格是中间体4倍)比例很少,未来随着行业整体规模的扩大,国外企业有望扩大终端前一步材料授权的规模,产能向国内转移(成本低,更有利于比较优势的发挥)。
第二类投资机会的关键在于,国内面板厂商在AMOLED领域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这取决于国内面板厂商良率的提升,目前和辉光电的AMOLED产品在分辨率方面已经达到FHD水平且已量产,虽和三星具有一定差距,但是已经是国际领先水平。虽然三星显示已经占据三星和苹果手机AMOLED屏幕的市场,但是国内AMOLED厂商也会在中国手机厂商拿到一定市场份额或作为苹果的二级供应商。未来在AMOLED市场,中国厂商有望和三星显示、LG显示分庭抗礼。面板领域看好和辉光电和国显光电此类纯OLED厂商,对于京东方和深天马保持中性。
国内面板厂商作为后进入者、出于降低成本的考虑会扶持国内的配套上游企业,虽然在产业发展最开始会优先选用最好的供应链提升产品质量和良率,但是出于长远降低成本和提升产业链话语权的目的,会逐步培养国内供应链(韩国即是如此),这会催生国内产业链的机会。
国内AMOLED产业链环节,看好驱动芯片和电子级PI膜发展机遇。驱动芯片壁垒高,目前仅有六家企业量产,中颖电子(300327)作为国内唯一量产的企业,假定国内AMOLED面板企业占据20%的市场份额(国内手机厂商全球市场份额约40%),驱动芯片成本占比达13%,则以2020年AMOLOD共710亿美元的市值,国内面板所需驱动芯片市值约18.5亿美元。看好电子级PI膜的应用,未来可挠性柔性AMOLED大概率使用PI膜作为衬底,这将带来巨大的增量空间,电子级PI膜壁垒极高,国际仅有杜邦、宇部兴产、钟渊、SKC、KOLON可以生产,目前中国每年电子级PI 膜需求超过3000 吨,若国内厂商可以实现进口替代,则前景极为广阔。目前每千克PI膜国际售价在130-150 美金,不考虑柔性等新增应用情况下,潜在市场规模约4.2亿美元。
AMOLED,企业,国内,面板,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