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大名家论市:A股市场风险释放进入尾声

    来源: 互联网 作者:佚名

    摘要: 桂浩明:谈谈长线资金入市的基本条件自股市从高位回落以来,成交量也有很大的下降,高峰时期两市可以超过两万亿元,而现在合计只有八千亿元左右。这也就促使人们思考一个问题:市场的流动性还充分吗?其实,要回答这

      桂浩明:谈谈长线资金入市的基本条件

      自股市从高位回落以来,成交量也有很大的下降,高峰时期两市可以超过两万亿元,而现在合计只有八千亿元左右。这也就促使人们思考一个问题:市场的流动性还充分吗?

      其实,要回答这个问题还是有难度的,一方面以换手率等指标来看,这个成交量还真不算小。但另一方面,在流入股市的资金中,又有多少是属于长线类型的呢?恐怕是不多的。换言之也就是说,中国股市现在并不却缺短期的流动性,但是很缺乏长线资金。其实,这一点在几年前就被有识之士提了出来,有关各方面也一直在想方设法,引进包括社保基金,养老资金以及住房公积金等各种进行久期管理的资金入市。但是,客观而言,效果十分有限。最近,国务院批准基本养老金入市的方案,但即便是在这个时候,相关的争议还是十分尖锐的,股市上对这个问题的基本看法也是较为谨慎。这也就意味着,对于这些公认的长线资金的入市,市场共识并不是那么高。或者,也可以说是在很多人看来,现在长线资金入市的条件并不很具备。

      那么,什么是长线资金入市的基本条件呢?简单来说,大概有这样三个:首先当然还是股市要有财富效应。股市对于投资者的最大吸引力在于作为投资工具,有望带来相对较高的风险收益。如果股市持续低迷,即便是价格低廉,具有估值优势,恐怕也不会有投资者愿意去投资。所以,对于一个跌跌不休的市场来说,是不会有真正的长线资金来入市的。这个股市素有“牛短熊长”的传统,往往一旦开始下跌,会持续相当长的时间,这就阻碍了长线资金入市。管理层第一次明确提出希望引导长线资金入市是在2012年,当时甚至直接讲蓝筹股有“罕见投资价值”。但是如果在那个时候买入蓝筹股的话,基本要到去年年底才能够解套,可要是持有到今年8月份,则又将大面积亏损。显然,缺乏财富效应是长线资金不愿意入市的一个重要原因。

      其次,市场秩序混乱,制度多变,投资者对后市缺乏稳定的预期,也是阻碍长线资金入市的重要因素。今年6月份股市下跌以来,人们发现了市场存在大量过去并不太被关注的违规现象,而各种制度设计方面所存在的缺陷也是十分的严重。至于说到限制卖空的举措,尽管是出现在特定时期,似乎也有其道理,但其实至少对于长线资金来说,其负面影响是很大的。投资股票的人,首先考虑的应该是退出机制,也就是能否畅通地卖出。如果限制卖出,那么自然也就限制了买入:没有人愿意承担买了股票以后可能被禁止卖出的风险。显然,现在的市场从制度建设到运行环境,坦率说都不那么有利于长线资金入市,这样就难怪现在尽管场外资金不少,但积极入市的不多。

      最后,不佳的实体经济格局,尤其是上市公司业绩差强人意,对于长线资金的入市也是带来了某种制约。长线资金谋求稳定而可以预期的回报,而这在现在来看还不是能够轻易做到的。中国经济正处于转型关头,增速出现下降,而传统企业则业绩不佳,一些高成长企业则还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对于长线资金来说,这些都构成了潜在的风险。如果它们不能从根本上提升自己的风险偏好的话,那么在当前长线资金的大量入市就并不很现实。

      股市需要长线资金,但这不是只要有关方面批准,它们就会进来,这里的关键还是要为长线资金的入市创造相应的基本条件。而现在,正是人们应该为此好好努力的时候。(来源:金融投资报)

      贺宛男:投资银行股的N个理由

      银行股已大涨两天,周二、周三两日,银行板块整体上涨4.33%和4.51%,巨无霸工商银行周三甚至出现少见的涨停。

      从当前看,银行板块逆市上涨,至少有如下几个理由:

      一是8月31日,证监会、财政部、国资委、银监会等四部委联合发布《关于鼓励上市公司兼并重组、现金分红及回购股份的通知》,其中提到“公司选择适当时机进行回购,不仅有利于调整资本结构,也是回报投资者的重要方式。”并且专门设置量化指标为“当股票价格低于每股净资产,或者市盈率、市净率任一指标低于同行业上市公司平均水平达到预设幅度时”,应鼓励回购。还提及“公司可以预先设定好触发回购的指标阀值,同时可以选择多种工具融资为回购筹集资金,如发行优先股、债券等,以进一步优化公司的资本构成。”周三工行为什么涨停,原因之一就是市盈率低于平均值5.73倍,涨停后为5.92倍。9月1日,媒体又报道,第二波救市号角吹响,50家券商再集1000亿维稳资金,由证金公司设立专户进行统一运作,投资于蓝筹股等。这里当然少不了银行股。

      二是虽然今年半年报显示,16家上市银行盈利增长仅为2.42%,与过去动辄增长20-30%不可同日而语,但面对经济下行的压力,稳增长还得靠银行。日前刚刚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降低“铁公基”等投资项目的资本金比例,资本金往下调,贷款就得往上增。另一方面,经修改的商业银行法已废除75%的存贷款比例,加上降准增加流动性7000亿元,均表明下半年银行信贷还会增加,银行基本面有可能向好,至少不至于恶化。

      三是经全国人大、国务院批准,财政部今年下达6000亿元新增地方政府债券,以及3.2万亿元地方政府债置换。被置换的3.2万亿地方债原来大部分为银行贷款,而且是质量相对较差的信贷资产,置换后,银行卸下了一大块负担。

      四是继清理场外配资之后,股权质押正在成为压在A股头上的大山。有数据显示,目前股权质押业务存量约为2.7万亿,其中有上百家公司股权质押告急,股价正面临警戒线和平仓线,而银行股由于大股东实力雄厚,很少股权质押,即使质押比例也不高,因此不存在这方面的风险。

      五是优先股助长银行资本充足率,纵然不良贷款增加也有储备粮。自去年11月农行首家发行400亿元优先股以来,迄今已有工行、农行、中行、交行、浦发、兴业、光大等上市银行在境内外发行优先股2530亿元,已发布预案以及已获证监会批复的尚有约3000亿元。优先股的发行,既减少了二级市场增发的压力,也大大充实了银行资本。目前上市银行一般资本充足率普遍在12%甚至更高,安全边际大为上升。

      第六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国家财政还得靠银行。财政部公布的今年7月份财政收支数据表明,7月份,全国财政收入同比增长12.5%。之所以能重现2位数增长,靠的就是金融,大头则是银行。例如,营业税增长16.1%,其中金融业营业税增长19.5%;企业所得税增长16.6%,其中金融业企业所得税增长42.2%,房地产企业所得税增长13.7%,这才弥补了工业企业所得税下降7.8%。

      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经过多次降息降准,释放流动性,经济增长仍无多大起色,下半年财政政策很可能成为稳增长主角,面对实体经济低迷带来的财税下滑,银行,还有房地产,已经成为国家财政的主要支柱。(来源:金融投资报)

      应健中:昔日地板成今日天花板

      今年所有的人都领教了中国股市有史以来第一次出现的疯牛速熊行情。当上证指数上周跌到2850点时,好多投资者还弱弱地问,这牛市结束了吗?其实应该问,这熊市结束了吗?从5178点杀跌到3373点,这一波杀的有点狠,但抢反弹者众,而从4000点位置一路杀跌到2850点,这一波跌势几乎将所有人打懵了,许多投资者反映,第二波跌势账面损失比第一波还要大。

      所以,现在不是要关心牛市结束了吗?而是熊市结束了吗?疯牛速熊是当下股市的基本特征。上周的速熊行情,一下子往下击穿了年线3400点、前期低点3373点、今年的开盘指数3258点、今年上半年最低指数3049点,当底下的地板一个个被击穿,大盘就出现了塌方。

      股市的走势结构如同一栋大楼,8楼的地板是7楼的天花板,而8楼的天花板又是9楼的地板。如今上证指数离开今年至今的最低点2850点后,越上了3000点这个天花板,站在3000点整数大关的地板之上,现在需要攀上3400多点年线这个天花板。

      跃上年线这个天花板比较重要。目前上证指数的年线位置在3412点左右,年线每天以4点的幅度上行。年线的意义是持股者一年的平均持股成本,跌破年线意味着一年来持股者几乎全线套牢,所以,年线又被称为“牛熊分界线”。年线是市场的平衡中枢,远离年线的走势都会拉回年线。今年涨到5178点最高点时,上证指数竟然高出年线2000多点,而现在的上证指数最低点则低于年线500多点,只有跃上年线,市场的多头行情才会澎湃而起。

      上证指数2850点是否是今年的最低点?速熊的走势是否已经结束?现在第二轮救市又要开始了,接下来是否又是个疯牛走势?这是当下市场值得关注的问题。目前,政策底在3600点左右的位置,当时救市主力大举出手的位置就在这儿,也就是说套牢的成交密集区就在这儿,而市场底目前只看到2850点,两者的距离甚远。所以,接下来的走势要疯也不一定疯得起来,因为那种赌徒式的高比例杠杆基本上清完了,剩下的杠杆只有上证指数跌到2500、2200才会打爆,而现在的走势似乎没有这种可能。接下来再速熊的概率也比较低,短短两个月的两波杀跌走势,再杀第三波的可能性很低,如今证金公司重整旗鼓,再度增加资金以稳定市场,并且表示买入的股票若干年不会抛,第二波升级版的救市比第一波仓促救市会更专业更成熟。

      上有巨额套牢盘的天花板压顶,下有护盘资金在地板上呵护,这股市也许就这样慢牛蹒跚向上,大家还记得10多年前用《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打压股市的场景吗?文章中有一句当年流行了很久的名言:“稳中有涨、涨幅有限”,这几乎为市场提供了一种近似乌托邦似地股市理想状态,中国股市的现状却是要涨就涨过头,要跌也跌过头,但愿接下来的行情平和一点,让大伙儿玩的不是心跳。(来源:金融投资报)

      李志林:9月股市任务,清除配资盘残渣余孽

      从6月中旬起,场外违法违规的巨额配资盘平仓,搅得股市天翻地覆,鸡犬不宁,在短期内制造了暴跌34.9%和31.9%的两次股灾,严重地干扰和破坏了股市的常态运行,使广大投资者的财富蒙受了巨大的损失。

      在8月26日探明了2850点市场底后,9月股市怎么看?是强劲反弹,还是再创新低?我认为——

      1、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是首要任务。

      8月28日,国务院召开的关于金融稳定的专题会强调:“金融稳定事关经济全局”,“要继续推进金融体制改革,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维护金融市场稳定运行,培育公开透明、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资本市场,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风险底线”。可以理解为,9月股市的主要任务是,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发生。

      2、3000点以下股市已具备投资价值。

      经二次股灾,四大指数的最大跌幅已具备底部的条件。上证指数跌45%,深成指跌46.8%,中小板跌48.8%,创业板跌56%。在短短2个多月内,出现如此巨大的暴跌,在中外股市历史上都十分罕见,只要经济、金融没有出大问题,便是很大的投资机会或交易性机会。

      从估值看,因新股扩容、再融资、业绩提升等因素,现2960点时,上证指数的市盈率只有13倍。与2005年的998点时的17倍、2008年1664点时的13倍、2014年2049点时的13倍水准相当。上证50和沪深300的市盈率也与去年7月22日行情启动的2049点相近,更已低于美股、欧股和日股的估值。这表明,2850点股市的估值低廉,调整到位,具有中长线投资价值。

      尤其是,最近央行双降、国家四部委发鼓励上市公司购并重组、现金分红和回购这两大利好发布,股市都是高开低走,或低开低走,“见利好出货”、“把利好当利空做”,“利好本身就是利空”的一致性非理性思维,反映了广大投资者的悲观绝望情绪,这也是历次底部区域尾声阶段时的市场特征。

      3、国家队再度救市有助市场稳定。

      在4184点刀枪入库的国家队,当市场将3373点国家队前救市底部打穿了523点、跌到2850点时,面对股市的剧烈波动,有可能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时,不得不重披战袍,携1.4万亿巨资,重返救市战场,并联手增筹资1000亿的50家券商,发动对蓝筹股的进攻。

      在清除了前期隐藏在国家队中的“内鬼”、将期指日开仓减为100手、保证金提高到30%之后,人们有理由相信,国家队二次救市,将成为稳定市场的中流砥柱,守护2850点底部成功的概率相当大。

      4、大小盘股均超跌是最大的利好。

      对比7月9日至8月25日的股价,中国银行5.96元—3.43元,跌 43%;中石油从 15.26—8.03元,跌48%;中国平安从46.99—24.65元,跌47.5%;中信证券从28.28—14.03元,跌 50.4%。所以,国家队此次从大盘股入手救市,是理所应当的。

      至于创业板、中小板,以及主板中的中小盘股,绝大多数股近期也是连续跌停,股价又被腰斩,创出了7月9日的新低。349只股创了去年7月行情从2049点启动时的新低。许多创业板、中小板的小盘次新股,竟然跌到了20倍市盈率,投资价值也已显现。

      股市里的风险是涨出来的,而机会是跌出来的,股价超跌就是最大的利好。国家队在此时再次救市,难度无疑要比7月上旬要小的多,成功的概率要大的多。

      5、对配资盘强平的负面作用不可小觑。

      虽然8月底市场已具备了底部的特征,但9月1日证监会发文,限令券商在9月底前,将恒生电子、上海铭创、同花顺接入券商的配资端口彻底关闭,所有客户存量配资盘必须强行平仓。不少券商还要求客户将配资盘在9月10日前,甚至9月8日前强行平仓。这就给市场走出底部造成了新的困难。

      市场最憎恨不确定性。到底还有多少剩余的配资盘要强行平仓?每天的平掉的仓量和余量是多少?至今没有人像券商两融那样,提供出确切的数据。配资强平盘像一个黑箱,时时压抑这市场。有象瘟疫一样,在市场传播着恐慌情绪。并且,还不断触发场内的正规融资盘恐惧性平仓。

      于是,人们可以看到,每当大盘冲上靠近3200点的位置,就会被汹涌的抛盘迅速打趴下。甚至上证指数没跌多少点,而大量的中小盘股,以及融资标的股就被莫名其妙地杀到跌停板。

      这就告诫人们,在配资盘数量不透明情况下,对9月行情的高度还不能过于乐观,只能寄望9月份大盘能彻底清除配资盘的残渣余孽,继续震荡筑底,逐步走出底部。震荡区域很可能是2900—3400点年线之间。

      6、新热点的个股行情可能提前脱颖而出。

      鉴于国家层面的1+N国资改革总体方案即将颁布,上海迪斯尼乐园年内有望试开园,加上配资盘和融资盘几乎没有光顾这两块领地的个股。所以,上海国资改革概念股和迪斯尼概念股,经过跟随大盘连续暴跌而进行了充分调整,股价普遍腰斩,甚至比最高价时只跌剩三分之一,近日有率先走出底部、蠢蠢欲动的迹象。

      我以为,这两个热点的个股,很可能在9月大盘震荡筑底时,率先走出独立的个股行情。尤其是两个热点合二为一、近期每天换手率高达15%—20%的个股,更有可能成为市场新的领头羊。上海本地股借此热点,跑赢大盘的整体机会比较多。(来源:金融投资报)

      顾铭德:股灾买股赢多亏少

      笔者于1991年入市炒股,二十几年历经沪深牛熊各个周期阶段。期间有过多次失败、挫折的经历,但以资金卡为衡量标准,绝对属于成功的投资股民。二十几年最为铭记在心的实战体会是牛市买股输赢各半,股灾买股赢多亏少。

      股灾就是熊市,就是熊市的一种形态。股灾与其它熊市相比,股灾是一种急跌、暴跌的方式 ,这种暴跌已经危及国家金融安全,损害经济发展和政府威信。不管是中国还是美国,碰到股灾都要救市,这是政府的职责。政府救市效果因国而异,美国2009年救市,直接把大熊市救成了大牛市。日本上世纪1989年起的大股灾,一直持续多年。但是不管中国沪深股市1992年400点,1993年300点,2005年998点,2008年1664点,还是国外的几次大股灾,凡是在股灾中买的股票,只要你坚持走出急跌几个月的股灾,赢多亏少是大概率结局。

      股灾其一特点是,绝大部分股票,包括有潜力、质地好的绩优股都大幅下跌,股灾过后,这些股票会慢慢显示王者风范。股灾实际上提供了低吸潜力股的有利时机。

      股灾的其二特点是跌过头。所有的股票,包括绩优股和绩差股,在一个比较短的时间内大幅下跌。比如,沪深股市二个多月的期间,大部分股票跌幅过半,这种跌幅超过了经济基本面的变动。一旦找到暴跌的主因,采取强力手段,扭转股价跌势,其后反弹也是报复性的。

      股灾其三特点是心理面的共振、扭曲和失常。在信息传播高度发达的社会,人们的炒股心态一下子转为熊市心理传染病。所有的利好信息,都作为负面信息来消化,来处理。比如,降息、降准、养老金入市,证金公司、汇金公司入市,股指期货限空措施等等,都是正常股市的大利多。但在股灾交易日中,都成了逃命抛股的机会。就像牛市中负面信息成了买股机会,一切都颠倒过来了。但只是大家心理颠倒过来了,社会、经济、股市一切并没有变化,利多题材不是没有用,而是时间没有到,时间一到,利多题材消化起来,该多大力度还会有多大力度,大众心理面的变化会非常快。

      股灾其四特点是空仓的股民越来越多。特别是全国几千家私募公司,在股灾爆发后,目前大部分都处在空仓或轻仓中,股民中的轻仓和空仓人数随着股价的下跌越来越多。一旦股势逆转,目前空仓或轻仓的私募和股民立马会转变为多头的潜在生力军。总之,股市的经典是,不在大涨后买股,不在大跌后卖股。这句话,只有少部分人能做到,而且说的容易,做到很难。(来源:金融投资报)

    关键词:

    股市,资金,市场,长线,入市

    审核:yj22442 编辑:yj22427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的作品,均是转载自其他平台,本网赢家财富网 www.yjcf360.com 转载文章为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传播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全部作品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赢家财富网的观点、看法及立场,文责作者自负。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站管理员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我们收到通知后会在3个工作日内及时进行处理。

    2.本网站刊载的各类文章、广告、访问者在本网站发表的观点,以链接形式推荐的其他网站内容,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供用户参考使用或为学习交流的方便(本网有权删除)。所提供的数据仅供参考,使用者务请核实,风险自负。

    版权属于赢家财富网,转载请注明出处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