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公司掀清盘潮:债基占一半 股基纷至沓来
摘要: 【基金公司掀清盘潮:债基占一半股基纷至沓来】自2014年9月16日汇添富理财28天清盘以来,截至目前,已有16家基金公司公布18只产品清盘及拟清盘的公告。记者注意到,其中,固定收益类基金占据一大半,权
【基金公司掀清盘潮:债基占一半 股基纷至沓来】自2014年9月16日汇添富理财28天清盘以来,截至目前,已有16家基金公司公布18只产品清盘及拟清盘的公告。记者注意到,其中,固定收益类基金占据一大半,权益类基金仅4只;而在固定收益类基金中,债券型基金的数量达到9只;债券基金中,短期理财基金的数量达到7只。 自2014年9月16日汇添富理财28天清盘来,截至目前,已有16家基金公司公布18只产品清盘及拟清盘的公告。《金证券》记者注意到,其中,固定收益类基金占据一大半,权益类基金仅4只;而在固定收益类基金中,债券型基金的数量达到9只;债券基金中,短期理财基金的数量达到7只。
基金行业人士表示,低迷的行情是迷你基金清盘的推手。
理财基金主动清盘
连续20日、资产净值低于5000万、基金份额持有人数量达不到100人……对于清盘的“红杠杠”,公募基金自是心中有数。因此,旗下产品一旦逼近清盘线,基金便会采取“自救”。
由于“连续20日”,将达到公募基金清盘线,许多基金为避免窘境,便在“连续”两字上做起了文章。比如接近20天时实施自救,增补资金至5000万元。不过《金证券》记者了解到,在不断“自救”的循环中,基金公司付出的精力、财力可谓相当大。
一般来说,基金公司会用自有资金自救,但力有不逮时就得请外部资金帮忙。一基金行业人士向《金证券》记者透露,遇到市场上资金紧张的时候,基金公司自救的成本就得高些,反之则低些。
“实际上以前的短期理财基金,就是基金公司募集资金供银行短期拆借。但后来由于资金面宽松,基金公司募资、运营的成本远远高于收益,因此一部分基金公司选择了结束短期理财基金的合同。”该人士表示,有基金公司核算过成本,短期理财基金规模低于50亿元以下时就得亏本运作。
《金证券》记者统计发现,自去年9月16日第一只理财基金清盘以来,截至目前,已陆续有7只短期理财基金公告清盘。据了解,目前清盘的短期理财基金收益均为正。
股票基金无奈“割肉”
与短期理财基金主动选择清盘有所不同的是,权益类基金选择清盘就显得有些无奈。
上述基金行业人士在接受《金证券》记者采访时表示,固定收益类基金由于资金使用成本高企,宣布清盘情有可原,但是权益类基金与行情的涨跌是密不可分的。这个阶段清盘,无异于把麦子丢在了地板上。
不过,也有基金行业人士表示,与其苟延残喘地借钱续命,不如清盘。“割肉”后,一来是对基金持有人负责,二来也是为了资源更好利用。
截至目前,共有长盛上证市值百强ETF、华宝兴业成熟市场动量优选基金(QDII)、泰达宏利全球新格局(QDII)以及国泰中小板300成长ETF联接基金等4只权益类基金宣布清盘。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今年6月以来的大跌,更多的ETF和QDII基金已经成为迷你基金,触及清盘的红杠杠。后期如果股市行情继续低迷,不排除一大波权益类基金清盘。
熊市逼死僵尸ETF
股市气象往往难测,且变化极快。行情好的时候,你好我好大家好;不好的时候,一大波的僵尸基金便处于清盘线之下。
数据显示,截至9月8日,有16只ETF基金远远处于清盘线之下,分别为万家380 、博时黄金 、中证地产 、500深ETF 、中小等权 、500沪市 、180高ETF、诺安500 、百强ETF、能源ETF、金融地产 、主要消费 、国ETF、国泰黄金 、中小ETF、深价值等。
数据显示,其中,万家380、博时黄金、中证地产、500深ETF 、中小等权等5只迷你基金的规模低于1000万,最低的万家380ETF规模仅为375万。
对于迷你ETF,有基金行业人士表示,ETF作为专为牛市而生的一揽子股票产品,给投资者带来更便利的投资渠道,当市场单边暴涨的局面发生转变后,正常的新陈代谢其实是市场的自然规律。市场暴跌,类指数的ETF没有择时和选股的要求,净值随市场下挫严重,投资者自然集体赎回,规模和成交量的锐减也是意料之中。
《《《延伸阅读
长盛旗下基金清盘玄机
排名越靠后才会选择清盘?并非如此。长盛上证市值百强ETF日前发布公告称,拟于10月12日以现场开会方式召开上证市值百强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的持有人大会,对该基金终止上市和终止基金合同议案进行表决。
根据统计,基金资产净值少于5000万的迷你ETF有16只,但百强ETF排在9位,并不是最急迫需要清盘的。
《金证券》记者注意到,事实上,在清盘或拟清盘基金中,长盛基金占据3席,分别为长盛添利60天理财债券型发起式基金、长盛添利30天理财债券型基金,以及近期拟清盘的长盛上证市值百强ETF基金,是清盘数量最多的基金公司。
某业内人士在接受《金证券》记者采访时表示,这可能与基金公司的战略有关。
“只有重整旗鼓,才能更好地出发。”曾令华说,对基金公司来说,迷你基金不但耗费基金经理的精力,还要耗费公司的更多资源。因此,从节约资源的角度出发,清盘其实是基金公司的理智选择。
曾令华表示,长盛迈出的可能是证券市场的一小步,但却是基金行业的一大步!正是有了这些生死循环,基金业才会创造出更多贴近市场、贴近投资者的产品。
盘点长盛旗下的基金,迷你基金数量还有不少,特别是债券类基金。长盛相关人士表示,其他迷你基金是否清盘现在还未从得知,如有,会进行公告。
基金,清盘,ETF,公司,理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