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兴武:以经典成长股为核心配置
摘要: □本报记者徐文擎11月20日,在“2016年基金服务万里行——建行·中证报‘金牛’基金系列巡讲(武汉站)”活动现场,广发基金权益一部基金经理吴兴武表示,经典成长股的长期收益率高于价值股,而高弹性成长股
□本报记者 徐文擎
11月20日,在“2016年基金服务万里行——建行·中证报‘金牛’基金系列巡讲(武汉站)”活动现场,广发基金权益一部基金经理吴兴武表示,经典成长股的长期收益率高于价值股,而高弹性成长股极为稀缺。在此背景下,他更愿意并擅长以经典成长股为核心配置,辅以长期持续稳定增长的价值成长股、特定阶段的高弹性成长股和被明显低估的周期股。
经典成长股长跑耐力强
吴兴武称,按照个人研究框架,他习惯并擅长于按照周期股、价值股、成长股等不同类别,从个股基本面出发,自下而上选择优质股票。
他表示,最近十年,A股出现三轮典型牛市:第一阶段,2005年至2008年初,是价值股牛市;第二阶段,2012年初至2013年底,是经典成长股牛市;第三阶段,2014年底至2015年中,则属于高弹性成长股牛市。他解释称,所谓经典成长股,是指在未来三年以上的时间跨度里,业绩复合增速达到40%至50%以上,PEG水平(市盈率相对盈利增长比率)在1附近的股票。“从历史数据中可以得到,经典成长股的长期收益率高于价值股。”吴兴武说,这也为他以经典成长股为组合的核心配置提供了依据。
他提到,在成长股中,高弹性成长股极为稀缺。所谓高弹性成长股是指盈利可能以提升一个数量级的增速而爆发,但何时爆发难以确定。这类股票阶段性可以享受极高的PE估值水平。当然,市场中不乏伪高弹性成长股,例如2015年上半年绝大部分的互联网股票。值得注意的是,这类股票的兑现率极低,历史上绝大部分曾给予高弹性成长股估值的股票,最终证明无法兑现,这主要是因为主观上受投机心理驱使,而客观上受制于研究难度。
以经典成长股为核心配置
在此背景下,吴兴武更愿意并擅长以经典成长股为核心配置,辅以长期持续稳定增长的价值成长股、特定阶段的高弹性成长股和被明显低估的周期股。该策略适合平衡市、熊市后半程和牛市。
他解释称,在平衡市中,部分子行业和个股表现突出,并且这些标的在上涨之前会经历一段时间震荡,给追求深度研究的投资者充分研究并买入的机会,从而享受后续的独立上涨行情。在熊市后半程,很多高成长股票已经开始具备较强的投资价值,当期和下一年度的动态估值已经有非常强的吸引力,可以很快消化当期静态估值,而其前期经历不同程度的估值下移后,出现买点。
但是,他也提到,该策略的风险在于无法规避熊市开始到中期的下跌风险,只能靠仓位变化尽量避免。“目前市场处于熊市过后的震荡期。虽说市场整体估值并未回到很便宜的水平,但是风险确实得到比较充分的释放,总体泡沫并不大,市场大幅向下调整的可能性较小。”吴兴武说。
(:宋埃米 HT004)
成长,经典,弹性,价值,股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