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新一轮限售风刮起 多地公积金贷款或将收紧

    来源: 互联网 作者:佚名

    摘要: 中新经纬客户端9月26日电(刘雪玉)继“9﹒30”楼市新政后,9月22日起,全国掀起新一轮“调控潮”。4天内,包括重庆、南昌、西安、无锡在内的9个城市密集发布限购政策。而与以往不同的是,此次全国多地出

      中新经纬客户端9月26日电(刘雪玉)继“9﹒30”楼市新政后,9月22日起,全国掀起新一轮“调控潮”。4天内,包括重庆、南昌、西安、无锡在内的9个城市密集发布限购政策。而与以往不同的是,此次全国多地出台的调控内容多以“限售”为主。业内人士指出,这也意味着,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对新热点城市的调控不会放松。此外,全国公积金贷款政策或将有进一步收紧趋势。

      4天内9城出台房地产新政

      正值楼市的“金九银十”,短短4天内,重新、南昌、西安、石家庄在内的9个城市出台了限购政策。其中,值得关注的是,无锡出台了“加强版”限购令,要求本地人分区域禁购第三套新建商品住房;外地人限购一套住房并需在锡缴纳社保满2年;第二次使用公积金贷款,首付比例不低于4成。

      “无锡的新政对于公积金贷款政策做出了调整,这是一个很强烈的信号。”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对中新经纬客户端(微信公众号:jwview)表示,目前,全国多地的商业银行对贷款政策已经开始收紧,无锡楼市发布的新政中,对于公积金贷款的收紧,这意味着全国多地的公积金贷款政策也有进一步收紧的趋势。

      调控城市房价涨幅排名靠前

      同时,易居研究院副院长杨红旭在接受中新经纬客户端(微信公众号:jwview)采访时表示,无锡市原本只限购新房市场,此次新政对二手房市场进行了限制。“无锡发布楼市新政的原因,有可能是8月份无锡房价同比涨幅较大。”

      “全国多地密集发布调控政策的城市,多数都是房价涨幅排名靠前的城市。”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对中新经纬客户端(微信公众号:jwview)总结,比如,南昌、西安、长沙、桂阳,在国家统计局8月份发布的70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统计数据中,均是涨幅排名靠前的城市。

      “这轮调控的对象都是省会城市(或直辖市),是近期新一轮房价上涨和交易量上涨的热点城市。”链家研究院院长杨现领向中新经纬客户端(微信公众号:jwview)分析,这些被调控的城市总体上仍然是未来的人口净流入城市,房价上涨的压力一定程度上客观存在,调控也符合常规。

      “限售”将导致市场短期降温

      此外,中新经纬客户端(微信公众号:jwview)注意到,9月22日起,全国楼市发布的新政多以“限售”政策为主。例如,南宁新政要求,购买第二套及以上新房和二手房限售2年;南昌新政要求,全室内新房和二手房限售2年。

      为何各地出台的新政都以“限售”有关?“限售”又将带来哪些影响?杨现领对此表示,多地调控政策以“限售”为主,可以短期内对房地产市场进行降温。但如果想在长期内取得成效,仍然需要长效机制配合才能长期的稳定房地产市场。

      杨现领说,这轮调控,是继去年的“9﹒30”新政和今年“3﹒17”新政后的新一轮调控,对新热点城市的调控将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不会放松,政府对抑制房价的决心也不会发生改变,

      未来依然还会其他城市陆续跟进调控。

      今年全国超100个城市出台楼市新政

      据中原地产研究中心向中新经纬客户端(微信公众号:jwview)提供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截至目前,全国已经有超过100个城市(县级以上)发布了与房地产调控相关的措施,超150条。仅北京一个城市,就发布超20条新政。同时,全国15个热点城市发布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均超过4条。

      张大伟说,今年房地产调控政策与往年出现了根本的改变,以往的政策调控是“事后管控”,而今年的房地产调控更多的是“预期管控”,在房地产市场未出现不稳定因素的前提下,提前发布新政,比往年的房地产调控措施效果更好。(中新经纬APP)

    关键词:

    调控,城市,新政,政策,全国

    审核:yj22494 编辑:yj22427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的作品,均是转载自其他平台,本网赢家财富网 www.yjcf360.com 转载文章为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传播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全部作品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赢家财富网的观点、看法及立场,文责作者自负。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站管理员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我们收到通知后会在3个工作日内及时进行处理。

    2.本网站刊载的各类文章、广告、访问者在本网站发表的观点,以链接形式推荐的其他网站内容,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供用户参考使用或为学习交流的方便(本网有权删除)。所提供的数据仅供参考,使用者务请核实,风险自负。

    版权属于赢家财富网,转载请注明出处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