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发行升温,基金经理唱多A股!这些板块成关注焦点!

    来源: 互联网 作者:佚名

    摘要: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上海证券报。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9月新基金成立数量遭遇低谷后,从四季度开始,基金发行回暖。数据显示,10月共有66只新产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上海证券报。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9月新基金成立数量遭遇低谷后,从四季度开始,基金发行回暖。数据显示,10月共有66只新产品成立,较9月数量翻番。随着偏股型基金盈利能力的提升,市场认可度及发行环境也逐渐转暖,间接带动同类产品发行再上风口,正在发行的偏股型产品占比七成。
      9月新基金成立数量遭遇低谷后,从四季度开始,基金发行回暖。数据显示,10月共有66只新产品成立,较9月数量翻番。随着偏股型基金盈利能力的提升,市场认可度及发行环境也逐渐转暖,间接带动同类产品发行再上风口,正在发行的偏股型产品占比七成。   权益类基金发行升温

      近几个月来,无论是东方红瑞丰创下日销100亿元,还是华泰量化阿尔法热卖51亿元,明星基金经理效应以及基金历史绩优业绩已成为不少基民“敏感度”极高的投资参考因素。

      Choice数据显示,在10月募集时间小于20天的21只新成立基金中(A/B/C分开计算),除了3款是长期债券型基金外,其余都是偏股型产品。另外,统计正在发行的127只产品中,有七成是权益类基金,而等待发行的产品中也仅近三成为固收类产品。

      10月以来,偏股型基金销售力度有所提升。比如华安幸福首募规模超过38亿;新华华丰混合、银华估值优势混合以及嘉实、海富通旗下混合型FOF等多只产品也提前结束募集。

      盈米FOF研究院研究总监万晓微认为,偏债、偏股型基金产品发行之所以出现此消彼长,主要是因为股票市场转暖、投资人对慢牛的憧憬以及今年偏股型基金业绩好于“直接买股”盈利等原因,由此还带来了资金通道顺畅度、机构与散户认购的热情提升。与此同时,权益类基金的出色表现,叠加债市目前较多的利空因素,也使权益类基金的销售得以获得投资者的青睐。

      从收益上看,10月不少权益类基金业绩环比上涨,投资热情持续上涨。Choice数据显示,偏股型基金年度净值增长率的算数平均值为12.79%,10月为2.28%,较9月的1.9%有所上升。其中,10月回报超过10%的产品有35只,9月仅12只。

      万晓微认为,业绩表现较好的权益类基金,可能成为基金公司年底冲规模的重要工具,发行升温并不足奇。

      基金四季度坚持业绩导向

      权益类基金发行回暖也从侧面反映出机构对市场机会的认可。对于四季度股市,多位基金经理认为仍需坚持业绩导向。

      方正富邦基金表示,从宏观经济趋势和估值水平综合考量,A股中短期将继续震荡微弱向上、结构性行情仍将延续。

      东方创新科技基金经理郭瑞认为,市场可能呈向上震荡的慢牛态势,11月中旬之前市场大概率维持强势,未来可以“创新科技”风格为主,在电子和通信两个主要行业内寻找投资机会。

      国金基金认为,短期市场投资机会将趋于多元化,但仍需保持谨慎,坚持业绩导向。重点看好增长确定、业绩扎实、估值合理的龙头公司,包括食品饮料、汽车、医药、电子、服装等。

      泰达宏利基金也表示,将坚守业绩为王的逻辑,重点关注业绩与估值的匹配度。具体来看,在供给侧改革和环保约束下,行业竞争格局稳定的周期性板块龙头公司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此外,智能制造及上游设备、新能源汽车、电子半导体等相关上游稀缺资源,低估值的大金融和房地产龙头可持续关注。

      制作:何永欣 图编:比由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上海证券报

      (:娄在霞 HN151)

    关键词:

    基金,发行,业绩,偏股型,产品

    审核:yj22496 编辑:yj22427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的作品,均是转载自其他平台,本网赢家财富网 www.yjcf360.com 转载文章为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传播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全部作品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赢家财富网的观点、看法及立场,文责作者自负。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站管理员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我们收到通知后会在3个工作日内及时进行处理。

    2.本网站刊载的各类文章、广告、访问者在本网站发表的观点,以链接形式推荐的其他网站内容,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供用户参考使用或为学习交流的方便(本网有权删除)。所提供的数据仅供参考,使用者务请核实,风险自负。

    版权属于赢家财富网,转载请注明出处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