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小幅上调货币工具利率 释放继续去杠杆信号

    来源: 互联网 作者:佚名

    摘要: 小幅上调货币工具利率央行释放新信号时隔9个月,央行再次上调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北京时间14日凌晨,美联储宣布加息25个基点后,央行在当天开展的逆回购和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利率均小幅上调5个基点。回

      小幅上调货币工具利率 央行释放新信号

      时隔9个月,央行再次上调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北京时间14日凌晨,美联储宣布加息25个基点后,央行在当天开展的逆回购和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利率均小幅上调5个基点。

      回顾今年3月美联储加息时,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利率曾提升10个基点。而此次5个基点的调升幅度低于市场预期,再加上MLF超量投放,缓释了对市场的冲击。昨日,货币市场利率趋稳,10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T1803收涨0.24%。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央行小幅上调货币工具利率的信号意义大于市场影响,调升利率释放了继续去杠杆的政策信号,并缩小了政策利率和市场利率之间利差较大而产生的套利空间。“客观上仍有利于市场主体形成合理的利率预期,避免金融机构过度加杠杆和扩张广义信贷,对控制宏观杠杆率也可起到一定的作用。”央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室负责人昨日表示。

      加息“靴子落地 ” 中美期债齐欢腾

      昨日凌晨,美联储年内第三次加息落地。此前市场预期,美联储加息将影响中美两国利差水准,因此,对于国债期货等品种普遍持谨慎态度。

      不过,昨日开盘后,国债期货便高开高走,10年期主力合约一度涨幅达到0.36%,远远好于市场预期。

      “美联储加息频次和幅度都在预期内,因此市场反而有‘靴子落地’的感觉。”国金证券(600109) (10.170, 0.02, 0.20%)宏观分析师边泉水认为。

      不仅国内对于此次加息判断较为准确和客观,美国市场也是如此。美联储宣布加息后不久,美国国债期货也整体呈现大涨态势。

      随后,中国央行上调了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受此影响,国债期货一度小幅跳水,但很快止跌企稳。

      “一开始不少投资者认为央行也跟随美国加息,但事实上,央行提升公开市场操作利率更多考虑的是国内市场。”边泉水表示。

      多位金融机构人士也向记者表示,即便央行针对美联储加息有所行动,但是力度明显弱于3月份,因此也支撑国债期货走高。

      昨日,国债期货整体维持了震荡走高态势。截至收盘,10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T1803收报92.63元,涨0.24%。

      由于目前公开市场操作利率水平距离市场资金价格仍有较大距离,因此,央行此举此举可谓“一石二鸟”,既向市场传递了保持定力的态度,又大大缩小了市场间的套利空间。

      同时,此举对于金融市场也不会产生流动性紧锁的效应。昨日,银行间市场资金价格平稳,其中存款类机构质押式回购7天利率(DR007)加权利率小幅走弱,至2.8998%,下行4.59个基点。上海银行(601229)(14.470, -0.28, -1.90%)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则是全线走高,各个期限品种上升1个基点左右。

      缩利差 释放继续去杠杆信号

      今年6月,美联储加息后,央行“按兵不动”。就在市场弱化12月跟随美联储反应的预期时,这一次央行却不按“套路”出牌,小幅上调政策利率。如何理解其中的操作逻辑?

      清华大学金融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前首席经济学家马骏认为,央行6月时按兵不动,是考虑了当时债市波动的因素,而现在宏观条件具备,略微偏紧的货币政策操作也符合最近宏观经济走势的要求。

      今年以来,中国经济超预期增长,前三季度GDP增速达6.9%。PPI持续高位运行,实体经济的资金需求旺盛。“实际借贷利率偏低,利率有上升的客观基础。”中国民生银行(600016) (8.440, -0.07, -0.82%)(港股01988)首席研究员温彬认为。

      此外,当前市场实际利率与政策利率之间利差较大。前述负责人表示:“若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不能体现市场供求有上有下,会造成市场套利和定价扭曲。此次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小幅上行可适度收窄两者之间的利差,有助于修复市场扭曲,理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14日数据显示,DR007加权利率与最新的7天逆回购利率仍相差了近40个基点。利差缩小有助于压缩大型金融机构的套利空间,平衡市场供求,也有助于加强公开市场操作对资金利率的引导作用。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这也表明在货币市场利率显着高于公开市场操作利率的情况下,央行的货币政策将更趋灵活,未来随行就市地调整操作利率很可能成为重要的引导方式。

      再者,央行选择在年末关键时点上调利率,信号意义重大。此次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上调“可释放继续去杠杆、防风险的信号,避免市场主体形成长期低利率预期,抑制有政府担保或隐性担保的金融机构过度加杠杆、扩张广义信贷的冒险行为,这有助于控制宏观杠杆率。”马骏表示,不过此次并没有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也是考虑到了经济运行仍有一定的不确定性,总体还是把握了稳增长、去杠杆、抑泡沫和防风险的平衡。

      中信证券(600030) (17.950, -0.19, -1.05%)(港股06030)债券研究团队首席分析师明明认为,央行提高中长期资金MLF的操作利率,也有利于引导长端利率,营造去杠杆的有利条件。

      跨年流动性无虞

      值得一提的是,央行昨日在上调货币政策工具利率的同时,加大了中长期资金的投放力度。在12月6日续作1880亿元MLF的基础上,14日央行再开展2880亿元1年期MLF操作,对冲本周六到期的1870亿元1年期MLF后,加量投放1010亿元中长期流动性,显着高于11月份80亿元的增量。

      明明认为,央行本次操作延续了今年3月份跟随美联储加息时采取的“量价分离”操作框架,流动性的超量投放营造中性适度的金融环境,实现稳增长的目标,提高操作利率以保证去杠杆进程持续推进。

      央行放量提价的操作方法也显示出对资金面的呵护之意。其实,近期央行已提前操作为跨年流动性做铺垫。10月底以来,央行已通过28天期、2个月期逆回购提供了8700亿元跨年资金,随着年末临近,将合理搭配7天期、14天期逆回购等品种,继续提供跨年资金。

      与此同时,外汇占款连增也为流动性提供支撑。11月央行口径外汇占款余额增加23.69亿元人民币,连续第三个月增加。

      此外,前述负责人预计,12月份财政因素将净供给流动性超过1万亿元,明年初普惠金融降准措施落地将释放长期流动性3000亿元左右。“总的来看,银行体系跨年、跨春节流动性供应是有保障的。”

      展望2018年货币政策安排,稳健中性仍是主要基调。明明认为,央行将根据实际情况间断跟随美联储加息,同时继续通过定向降准、公开市场投放、常备借贷便利(SLF)等定向投放的方式加大对普惠金融的支持力度,保证经济稳步增长和(港股00001)经济韧性。若明年国内CPI回升至3%左右的水平,央行有可能对存贷款基准利率进行非对称加息,即提高存款基准利率,同时保持贷款基准利率处于当前水平。

    关键词:

    利率,市场,央行,操作,加息

    审核:yj22442 编辑:yj22427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的作品,均是转载自其他平台,本网赢家财富网 www.yjcf360.com 转载文章为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传播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全部作品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赢家财富网的观点、看法及立场,文责作者自负。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站管理员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我们收到通知后会在3个工作日内及时进行处理。

    2.本网站刊载的各类文章、广告、访问者在本网站发表的观点,以链接形式推荐的其他网站内容,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供用户参考使用或为学习交流的方便(本网有权删除)。所提供的数据仅供参考,使用者务请核实,风险自负。

    版权属于赢家财富网,转载请注明出处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