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F产品藏隐忧:飙“创新”后多个痛点仍旧难解
摘要: 原标题:飙“创新”ETF产品藏隐忧□本报记者?李良驶入快车道每一只超百亿份额的新基金成立,都会引发一次行业内的骚动。2018年,首募超百亿的ETF新基金接二连三出现,自然令市场为之侧目,让许多基金公司
原标题:飙“创新” ETF产品藏隐忧
□本报记者李良
驶入快车道
每一只超百亿份额的新基金成立,都会引发一次行业内的骚动。2018年,首募超百亿的ETF新基金接二连三出现,自然令市场为之侧目,让许多基金公司的新产品布局重心快速向ETF产品倾斜。于是,2019年至今,8个月时间内ETF新基金的发行数量已经追平去年全年,接近2017年的2倍,合计首募总份额也达到535亿份。
上海某基金公司分管市场的副总经理表示,从海外市场发展历程来看,随着市场成熟度的不断提升,被动指数型产品的优势会日渐突出,因而迎来一波快速发展的浪潮,中国公募基金行业近年来发力被动指数产品,很大程度上也是受到该趋势的影响。“我们能够明显感觉到,客户对被动指数产品的需求在增加。”该副总经理说。
机构投资者则从另一个视角来观测。一位保险资管的投资经理认为,对于机构而言,指数产品主要是资产配置的工具,而ETF独特的产品设计和相对较好的流动性,会成为机构配置指数产品的最佳选择。这从侧面表明,ETF自去年以来的快速扩容,或许与机构需求的大幅增加有关。
多个痛点难解
ETF的快速扩容,让众多基金公司垂涎不已。而在头部ETF格局近乎固化的背景下,各种产品创新和模式创新便层出不穷。但业内人士指出,ETF产品的复杂性决定了其运营较普通开放式基金更为困难,过度创新或许能获取短期经济效益,但却会对长期运营带来不小的挑战。
上海某ETF基金经理表示,从ETF产品的运营角度,保证与跟踪指数较小的偏离度、正常有序的申赎和清算,以及遭遇极端事件的应急能力,都是必须要事先考虑周全的痛点。从这个角度分析,ETF产品的设计越复杂,运营成本就会越高,运营风险也会越大。
如近期连续获批的湾创100ETF产品,其跟踪的湾创100指数是从上交所、深交所以及港交所中精选而来,这意味着,湾创100ETF其实是横跨了沪、深、港三大交易所的ETF产品,在沪深与香港股市的交易时间、交易制度乃至清算等都存在差异的前提下,其复杂程度超过以往任何一只ETF,其运营难度可想而知。
率先发售的工银瑞信湾创100ETF就在招募书中提示了如下风险:基金还可投资港股通投资标的股票,还需承担港股通机制下因投资环境、投资标的、市场制度以及交易规则等差异带来的特有风险,包括港股市场股价波动较大的风险(港股市场实行T+0回转交易,且对个股不设涨跌幅限制,港股股价可能表现出比A股更为剧烈的股价波动)、汇率风险(汇率波动可能对基金的投资收益造成损失)、港股通机制下交易日不连贯可能带来的风险(在内地开市香港休市的情形下,港股通不能正常交易,港股不能及时卖出,可能带来一定的流动性风险)等。
事实上,这类创新ETF遭遇的挑战并不止于此。前述ETF基金经理指出,对于横跨沪深港三地的ETF,系统、后台投资清算、交收准备等事前都要做很多工作,流程上也与其他产品不太一样。例如香港的股票T+2交收,A股正常的股票是T+1交收,这些细节问题可能会引起产品清算交收与传统产品有区别。此外,在申赎方面,由于涉及港交所股票,投资者用一篮子股票申赎的复杂程度也会增加,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投资效率和投资热情。
强者恒强渐现
部分基金公司大力推动ETF产品创新的背后,是对此类业务“强者恒强”局面的无奈。
与普通指数型产品不同,ETF产品的运营门槛其实很高,无论是清收、申赎还是做市等,都极大地考验着基金公司的运营能力。因此,基金公司开发ETF业务,首先要面临的就是后台建设中的高投入,如果ETF产品规模不能达到盈亏平衡线,那就意味着这项业务完全是赔本赚吆喝。
“在没有开打费率战之前,或许50亿元的ETF规模就可以覆盖运营成本,但费率战之后,这个门槛快速提升,未来可能百亿规模也不过微利。但行业内都知道,在当前市道下,要想获得百亿规模是多么困难。”前述基金公司副总经理向记者表示,“所以,除非犯下重大错误,否则头部ETF的地位极难被挑战。”
事实上,除了运营成本之外,运营经验更是许多新入ETF业务的基金公司的短板。而从历史情况来看,运营经验对于ETF的正常运行十分重要,这也是导致“强者恒强”固化的一个重要原因。业内人士指出,ETF运营中,也有可能发生极端事件,应对这种情况的经验就至关重要,这也是ETF产品创新的一大痛点。
忽如一夜春风来,不经意间,ETF已经成为近年来公募基金业最爱的宠儿。
一个真实的故事,从侧面可见ETF基金的热度。因为没有发力ETF业务,某基金公司总经理甚至被销售部门埋怨:“现在这么好赚的钱,为什么咱们不赚?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
Wind数据显示,按认购截止日计算,2018年,新发ETF基金共有38只,合计首募总份额达920亿份,是前一年的5倍有余;而2019年以来,截至8月27日,新发ETF产品已有38只,合计首募总份额达535亿份,尽管单品首募额有所下降,但产品发行热情有增无减。
值得注意的是,在头部ETF基金地位难以撼动的局面下,部分基金公司企图用“创新”实现业务的曲线扩张,诸如商品ETF、跨境市场ETF产品以及上市公司股份换购ETF等各种新模式如雨后春笋般密集出现。但业内人士指出,ETF产品的复杂性不容忽视,大胆的产品设计和模式创新或许能在短期内迅速壮大业务规模,但创新之后的风控却有可能成为实际运营中的痛点。
ETF,产品,基金,运营,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