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IP化”的喜与忧
摘要: 头部私募阵营正在形成,“IP化”愈演愈烈。此前有数据显示,2018年底证券私募管理人8114家,管理总规模2.14万亿元,私募证券T1管理人(管理规模在50亿及以上的管理人)72家,管理规模1.05万
头部私募阵营正在形成,“IP化”愈演愈烈。此前有数据显示,2018年底证券私募管理人8114家,管理总规模2.14万亿元,私募证券T1管理人(管理规模在50亿及以上的管理人)72家,管理规模1.05万亿元,也即是0.9%的管理人,管理了49%的资产。这种趋势在2019年大概率是进一步加大了。
从2020年新基金备案情况看,头部私募的备案产品数量相对较多,如景林、淡水泉、凯丰、重阳等。据笔者的观察,相比于私募的“草莽年代”,即2015年之前,新的、小的、业绩好的私募都有可能受到投资者追捧。现在的投资者更看公司,看谁是管理人,业绩与策略则相应退居次位。私募基金“IP化”是事物进化的必然结果。
大有大的道理
规模是过往业绩的证明,业绩是未来规模的引子。投资者用钱投票,头部私募都有优秀的历史业绩。光有业绩是不够的,还得有理念和人设。不少人会把理念和方法混为一谈,谈了很多方法,但对投资者而言,对复杂投资方法是免疫的,什么阿尔法、基本面、贝塔,在一般投资者听来,都是一个样,最终就是业绩比指数强,上涨涨得多,下跌能控制风险。理念则是方法的底层,比如景林的价值投资、淡水泉的逆向投资、高毅的弱者思维。理念足够简洁,则有更大的受众,内涵又要足够丰富,才能有更强的嫁接能力。人设则是体现出在关键的时候,“知行合一”,逆向投资是不是在“众人恐慌时贪婪了,在众人贪婪时恐慌了”,价值投资是不是在对企业基本面把握上具有前瞻性,弱者思维是不是在做“选择题”而不是填空题。头部的集中,向IP化转变,降低了选择时的难度。
私募向头部集中对投资者有好的一面。从内部事物的逻辑上来看,投资私募获取收益有两个条件,一是长期看是好私募,二是投资的时间足够长。从笔者的观察来看,大部分人在第二点上做得不够好。多数投资者持有私募的时间在1年左右,对于主要投资权益类基金来说,1年时间太短。1年更多反映的是管理人的运气,三五年才是实力的体现。投资者对大私募的容忍度更强,业绩的宽容度高,持有时间更长。这本身就让投资大私募出现良性循环。大私募赢在了起跑线上。
反向思考
研究报告的最后,一般都会有风险提示。那么在大的反面是一些什么呢?可能会有这样几条:其一,规模是业绩的天敌。这个是老生常谈了。规模的增长带来的常常是业绩的起伏不定。这也和策略的属性强相关,交易频率高的,天然规模就上不去,强悍如文艺复兴基金,也是早早封闭了规模。2019年以来,量化基金发展迅速,不少的优势在于交易,在这些基金的选择上,特别注意规模的因素。相反,以基本面投资为导向的私募基金,其背后的基础是经济的体量及其发展,天然的对应的规模就大很多。其二,目前来看,规模较大的私募,相较国外的对冲基金而言,工具的运用比较单一,相应会比较脆弱,收益的贝塔成分大,如果以私募的价格,只是买了一个大贝塔,长远看并不是一笔划算的买卖。不过,随着头部私募的形成,脱离了生存压力之后,或许有更多的精力和金钱投入到未来的“诗与远方”,比如淡水泉打造的“T形团队”、“全球团队”、“固收团队”、“量化团队”、“股权团队”,不在于单独发行产品,而在于为股票团队提供支持,虽然看起来这些研究会显得“冗余”,因为并不带来直接的收入,但增加了研究的宽度和深度。据了解,其它一些大私募也都在做一些相对长期的投入。这或是未来中国本土私募,也能成长为全球级别对冲基金的希望与力量所在。
头部,基本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