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款权益盛宴的看客们:东吴、中海、益民等基金公司“一基未发”
摘要: 记者|曹井雪上半年即将尘埃落定,围绕着爆款基金的故事依旧精彩纷呈,本月依然有几只爆款产品强势破茧:6月13日,南方成长先锋一天募集了263亿份,6月19日,
记者 | 曹井雪
上半年即将尘埃落定,围绕着爆款基金的故事依旧精彩纷呈,本月依然有几只爆款产品强势破茧:6月13日,南方成长先锋一天募集了263亿份,6月19日,信达澳银研究精选也仅用1天的时间就获得了97亿份的认购,明星基金经理茅炜和冯明远的带货能力非同凡响……
然而与爆款频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今年迄今仍有多家基金公司出现了一基未发的情况:根据Wind数据统计,目前市场上现有的公募基金公司有149家,截至6月22日收盘,年内尚有26家公司没有新品问世,只能希望下半场“后来居上”。
整体来看,尚未发新品的基金公司以中小基金公司居多:据《红周刊(博客,微博)》记者统计,这其中有18家公司的规模在首季末尚不足百亿元。从具体的原因来看,基金公司未发新品的原因包括了股权变更、遭受处罚、基金经理人才缺失等诸多原因。
小基金公司发产品“难于上青天”
《红周刊》记者发现,今年中大型公募基金公司发行的产品数量较多,而且基金单品所募集的金额也较大,年内已经有多只百亿新品闪亮登场,但实力不济的基金公司却往往沦为看客,公募基金的发行市场整体呈现出了马太效应。
这一局面也是由几重原因合力所造成的。《红周刊》记者了解到,首先,基金发行需要基金公司负担的成本有印刷费、手续费、宣传广告费等等,特别是支付给银行渠道的尾佣颇为可观;这对于小基金公司来讲,算是一笔不小的支出,它们能够达到2亿元的募集门槛难度不小,一旦基金募集失败,此前的花费也就付诸东流了。另外,实力有限的公司通常发产品还要求助于机构的帮忙资金来协助产品成立,这部分资金常常在打开后撤走,相当于赔本赚吆喝。
其次,根据2017年末证监会下发《关于进一步优化迷你基金相关监管安排的通知》中提到,若迷你基金数量较多或者超期未募基金超过一定比例,则将影响公司后续产品申报。部分小基金公司的迷你基金数量也相对较多,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新基金的申报和发行。
具体看来,排名靠后、成立时间较晚的基金公司大多年内没有发行新品,固然其中的原因林林总总,但是银行渠道档期拥挤,小基金公司根本没有办法分得一杯羹是残酷的事实。
以恒越基金为例,根据Wind资公司成立于2017年,旗下共2只产品——恒越研究精选和恒越核心精选,它们分别成立于2018年7月和2018年11月,这也就意味着,公司已经有超过1年的时间没能发布公募新品。
《红周刊》记者注意到,恒越基金属于个人系公募。在恒越基金的股东列表中,排在第一大股东位置的是李曙军,他的持股比例为65%。李曙军是私募出身,同时也担任上海挚信投资的执行董事。虽然他本人在圈内具备一定的知名度,但个人系公募在销售渠道等方面与银行系或券商系公募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叠加产品自身业绩表现平平,旗下两只产品合计的规模也只有0.54亿元,皆面临着基金清盘的危机。
如是分析,基金公司或许也就无暇顾及新品的筹备与发行了。因为在公司现有产品没能闯出良好口碑的情况下,公司冒然发行新品,产品能否顺利成功募集都存有疑问。
对比来看,华宸未来铁树开花般地今年成立了一只基金新品,但是这已经是公司时隔六年再发新品了,并且产品在首季末的规模也仅为0.51亿元。受到今年债熊股牛的影响,目前年内已经有超过10只的基金新品募集失败,甚至出现了中融旗下的产品提前宣布募集结束后又宣布募集失败的谜之操作。
明星基金经理业绩尴尬或影响新品发行
尤其对中小型基金公司而言,旗下产品的过往业绩也会影响新基金的发行,特别是处于明星基金经理短期业绩不佳的年份,公司领导或会慎之又慎!
例如中庚基金,公司成立于2015年,并在2018年12月成立了第一只产品中庚价值领航,该基金由公司旗下明星基金经理丘栋荣进行管理;不过他所崇尚的低估价值策略与当前结构性的二级市场匹配度不高,成立迄今的任职回报只有46.32%,在7098只同类基金中仅排在了第545位。
此外,由他管理的中庚小盘价值和中庚价值灵动均在去年成立。然而截至6月22日收盘,他管理的3只产品年内净值增长率均不足20%,在同类基金中也缺乏竞争力,排名乏善可陈。在去年7月公司最新的一只基金中庚价值灵动成立迄今,近1年的时间内,公司一直没有再发行任何公募新品。
除了业绩因素外,人手不足可能也是公司今年迄今没有新发产品的主要原因。根据天天基金网资料,公司目前只有丘栋荣和吴承根两位基金经理,而且吴承根的任职时间还不满一个月,此前也没有管理基金的经验,尚属于初出茅庐的新人。面对着低估策略短期失效的二级市场,公司暂缓发行新品或许也不失为良策!
遭遇处罚给斗志满满的基金公司“当头一棒”
此外,部分基金公司发行也受到了监管的客观限制。例如东吴基金就在2018年6月和2019年6月先后两次收到了上海证监局下发的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进行为期六个月的整改,整改期间暂停受理东吴基金公募基金产品注册申请。
《红周刊》记者注意到,处罚迄今似乎仍在发酵:公司责令整改对基金发行的影响似乎远不止6个月,公司已经结束整改近半年了,但是根据证监会的公开信息,目前记者尚且没有发现公司新基金的任何痕迹。Wind显示,在2018年11月东吴鼎泰成立后,公司已经有1年多的时间没有“新鲜血液”了。
除了东吴基金外,同在沪上的金元顺安也是一例。公司2018年年报显示,本报告期内,本基金管理人收到上海监管局下发的《关于对金元顺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采取责令改正措施的决定》,责令公司进行整改,并对公司相关责任人员采取监管谈话措施。
虽然没有暂停产品注册的申请,但是公司已经超过1年没有新基金成立了。在去年6月成立的金元顺安沣泉实际早在2018年4月就被证监会准予注册批复,此后,公司再无其他被准予注册批复的产品了。
此外,老牌公募中海、大摩华鑫、金鹰、汇丰晋信等公司新品断档也颇为令人意外;下半场这些公司将何处亮剑呢?《红周刊》记者将持续关注!
附表:今年以来没发行新品的基金公司一览
(文中提及产品仅为举例分析,非投资建议。)
基金公司,新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