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动费率基金来了,有必要抛“旧基”买“新基”吗?
摘要: 在公募基金收费改革的大背景下,首批“浮动费率基金”将在明天(5月27日)开启发行。“浮动费率基金”的特点就是将管理费和业绩直接挂钩。对于这个新鲜事物,很对投资者跃跃欲试,甚至计划抛“旧基”买“新基”。
在公募基金收费改革的大背景下,首批“浮动费率基金”将在明天(5月27日)开启发行。“浮动费率基金”的特点就是将管理费和业绩直接挂钩。对于这个新鲜事物,很对投资者跃跃欲试,甚至计划抛“旧基”买“新基”。这样做有必要吗?
何为“浮动费率”
5月24日,易方达、华夏、南方、富国、广发、嘉实、汇添富基金等16家基金公司集体公告,旗下浮动费率基金产品发行定档,均将于5月27日开启发行,多数产品将于6月中下旬结束认购。
所谓“浮动费率”,是指基金的管理费取决于每笔基金份额的持有时长和持有期间年化收益率水平。
据了解,首批产品均设置了1.2%(基准档)、1.5%(升档)、0.6%(降档)三档费率水平,以及年化跑赢基准6个百分点、年化跑输基准3个百分点的业绩考察指标。具体来看,管理费率主要与投资者持有期间的年化收益率有关。
当持有不满一年时,管理费率按照1.2%/年收取。当超过一年后,则需要把年化收益率和业绩比较基准相比,看基金是否取得了超额收益。如果基金的年化超额收益超过6个百分点,且持有收益率为正,按1.50%/年的管理费收取;若跑输基准在3个百分点及更多,按0.60%/年收取;若年化收益率≤ 0,或相对同期业绩比较基准的年化超额收益率小于等于6个百分点,则该笔份额不收取超额管理费,仍按1.20%/年收取。
这个浮动收费标准看起来有点复杂,梳理一下就清楚了:如果基金投资超过一年,首先看赚钱没赚钱,然后再看有无跑赢基准;赚钱了,还赚了不少(跑赢基准6个以上百分点),就会按照升档1.5%收费;如果亏钱了,而且亏不少(跑输基准在3个百分点及更多),则按照降档0.6%收费;其余多数情况下,还是按照基准档1.2%收费。
总体来看,“浮动费率”的目的是让基金公司更加关注投资者回报,而不只一味做大规模,另外也鼓励投资者更长期地持有基金产品。
要不要“抛旧换新”
“浮动费率”来了,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是:要不要卖掉手头持有的老基金,再去申购新发行的“浮动费率”基金?其实,没有这个必要。
首先,新基金没有历史业绩,难以比较优劣。
目前国内的基金行业倾向于多发新基金,这样就可以稳稳赚取1%的申购费,但其实这些新基金与公司原有的老基金存在显着的同质化现象。如果基金主题、策略、甚至基金经理都一样,老基金有多年的业绩可以衡量,没必要抛掉老基金,再换新基金。
其次,长期来看,“浮动费率”不一定节省管理费。
这些年,管理部门一直在促进公募基金降低收费标准。2023年,易方达、中欧基金、兴证全球等多家基金公司发布降低旗下公募基金产品管理费及托管费的公告,主动权益类产品管理费率、托管费率分别降至1.2%、0.2%。
如果投资者目前持有基金的管理费率在1.2%,那么长期来看,其管理费和采取“浮动费率”可能相差并不多。
美国公募基金多数是采取固定管理费模式,但费率水平大大低于国内。数据显示,美国主动管理型股票基金的平均费率从1996年的1.08%下降至目前的0.67%。
浮动收费后,收费原则更为合理,但长期来看不一定结省管理费。无论是浮动费率,还是固定费率,重点是要继续降低费率。
第三,费率只是一个因素,买基金要综合考量。
买基金,收费标准只是其中一个因素,更重要的是基金的风格和投资策略。其中,激进型投资者可以选择热点主题基金。在市场的每一个阶段,都有行业热点,这些热点主题基金也是牛市中涨幅最大的基金。
市场上大多数投资者可以称之为“稳健投资者”,也就是风险偏好在“激进”和“保守”之间的类型。稳健型投资者可以选择“长跑型”基金。这些基金的投资策略兼顾成长性和价值性,往往成为市场上的常青树。单从名字上看,一般都带有“某某价值”“某某优选”“某某灵活配置”的字样。
此外,基金“回撤”水平是一个重要的指标。
“回撤”是指基金净值从高点到低点的下跌幅度。而“最大回撤”的意思,是指在某一段时期内基金产品净值从最高点回落到最低点的幅度,这个数据是用来描述基金的波动性。对于基民来说,“最大回撤”就意味着你买了某基金后,可能面临的最大亏损幅度。
浮动,管理费,基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