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基金公司非公募收入贡献过半
摘要: 公募基金经过20年的发展,从最初的主要依赖管理费收入,逐渐拓展出更为多元的业务模式,非公募业务收入不断提升。近期基金公司上市股东年报陆续披露,基金公司在管理费收入之外的非管理费收入也逐渐显现出来。已经
公募基金经过20年的发展,从最初的主要依赖管理费收入,逐渐拓展出更为多元的业务模式,非公募业务收入不断提升。近期基金公司上市股东年报陆续披露,基金公司在管理费收入之外的非管理费收入也逐渐显现出来。已经披露出营业收入的24家基金公司非公募业务收入占比达到43.75%,其中6家公司的非公募业务收入超过了公募业务收入。发力非公募业务正在成为部分中小基金公司规模扩张的“利器”。基金公司上市股东年报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具有可比数据的24家公募基金公司合计营业收入374.29亿元,其中来自公募基金的管理费收入合计212.94亿元,也就是说企业年金、专户、社保等非公募业务贡献了基金公司另外43.75%的收入。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基金公司的非公募业务在整个公司收入中的占比较高。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财通基金年营业收入14.59亿元,其中公募基金管理费收入为2.48亿元,非管理费收入占比高达83%,成为已披露数据的公募基金公司中非公募业务占比最高的公司。
与财通基金类似,鑫元基金、创金合信基金2017年的非公募管理费收入也分别达到3.78亿元、2.85亿元,占全部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71.39%和70.05%,非公募管理费占比超过营业总收入的7成以上。此外,方正富邦、国金基金、东吴基金的非公募业务收入占比也较高。
从基金公司类型来看,在非公募业务发力较多的主要是次新基金公司或者中小型基金公司,这些公司希望通过业务创新“弯道超车”,实现规模的快速扩张。
与之相对应的是,公募管理费收入占比较高的多为传统老牌基金公司,这些公司旗下拥有大量存量基金,管理费收入较高。根据记者的统计,在24家公募基金公司中,公募管理费收入占比超过50%的有6家。其中,大成基金、景顺长城、兴全基金、长城基金等公司的公募业务占比都在75%左右, 广发、华夏、易方达、招商、博时、南方、易方达等大型基金公司的管理费占比在50%~60%。
实际上,虽然发力非公募业务、吸引专户资金正在成为不少次新基金差异化发展的“利器”,但在近两年去杠杆、回归主动管理的导向之下,不少基金公司的非公募业务收益出现缩水。比如财通基金2016年非公募管理费收入为19.41亿元,2017年减少了25%。而这一情况在基金业普遍存在。数据显示,不少基金公司的专户、委外业务等非公募业务规模出现下滑,导致收入缩水。相较2016年,2017年非公募业务收入占比出现下滑的公司达到13家。
业内人士表示,过去不少中小型基金公司努力拓展多元化发展路径,为公司规模扩张和收入提高创造更多渠道,一批公司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不过,公募基金的核心是为大众提供优质资产管理服务,投研能力才是核心。
公募,基金公司,占比,业务收入,公募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