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经理跳槽公司关门转让 证券类小私募只卖50万
摘要: 经历了草根起步、蓬勃发展、强化监管等阶段后,私募基金目前似乎正进入行业洗牌阶段。据中基协的数据显示,有2万家私募管理规模还在5亿元“生死线”下。由于老牌大型私募优势进一步凸显,使得不少中小型私募生存压
经历了草根起步、蓬勃发展、强化监管等阶段后,私募基金目前似乎正进入行业洗牌阶段。据中基协的数据显示,有2万家私募管理规模还在5亿元“生死线”下。由于老牌大型私募优势进一步凸显,使得不少中小型私募生存压力增大,一些小型私募的基金经理开始跳槽,不少私募公司也在酝酿关门转让。而由于私募公司转让增多,也导致市场转让价格出现走低的趋势。
2万家私募处于“生死线”下
近期,大型老牌私募的优势更加明显,如中信证券(600030,股吧)发行私募FOF产品,定位锁定私募明星基金,因此受到市场青睐,募集规模高达近80亿元。而小型私募生存空间正日益缩小,对此有私募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指出,近年来私募行业的分化加速,头部效应愈发显着。龙头私募对资金的“虹吸效应”使得中小私募生存越来越难。大型私募规模迅速扩张,银行、券商更愿意与之合作,小型私募则捉襟见肘,难以为继。
私募行业有很多固有成本,从而形成行业的事实门槛,如资金的募集成本,再如私募的固定管理费收入和业绩报酬收入有相当的比例得分配给银行、券商、信托等渠道。从业内看,一家小规模私募公司,一年的基础运营成本至少在200万元以上。毕竟私募公司房租、水电费、人力成本等开支不小。
按照私募行业的“2+20”惯例(即2%管理费+20%业绩提成)看,在弱势行情时,20%的业绩提成到手难度就很大。即使按照2%的管理费收入预估,管理规模没有1亿元,私募公司基本上就得倒贴。私募排排网研究中心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私募管理费大多按照1%~1.5%来计算,假设管理费按照1.5%来计算,除去支付给通道和渠道各方的费用,实际到手的大概就是1%。因此,从1%管理费收入角度测算,一家5亿元管理规模的私募,一年可获得的确定性现金流入为500万元,一般情况下也就是勉强覆盖成本。所以私募行业内普遍将5亿元管理规模看作是私募“生死线”。据中基协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4月底,管理规模在5亿元以上的私募为3019家,因此在已登记的23559家私募管理人中,有20540家私募的管理规模在“生死线”下。
小型私募公司转让价走低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近期一些小型私募正在酝酿关门或者转让,如深圳一位资深私募人士就告诉记者,“年初至今,和公司同一栋楼办公的至少有4家小型私募正在酝酿关门转让。”
在私募圈内,《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的情况显示,一些私募基金转让的广告也逐渐多了起来。同时,好几位私募基金经理在年初就有了跳槽的准备。
近期,北京一家小型私募基金的基金经理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他在今年4月份就离职了,目前到某券商北京营业部做了总经理。“目前像我们这样只有个位数员工的小私募想要活下去太不容易了,而且会越来越不容易。私募靠个人能力生存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以后就是拼团队,拼规模,拼品牌效应,搭草台班子不行了。”他这样表示。
而广东一中型私募的基金经理也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6月1日他的离职申请就到期,将去某券商广东分公司担任总经理。不过,目前广东这家私募的去年业绩还不错,对此该私募基金经理对记者解释道,“中小私募投研能力很难在短期内有较大提升,此外运营成本不断上升。而管理规模短期内也不会提升,很多反而在下降。”
另据某私募中介透露,随着私募公司的转让增多,转让价格也出现走低的现象。目前市场上,股权私募公司的转让价格比证券类私募公司要高些,注册地在一线城市的证券私募公司的转让价格为50万元左右,而股权类私募公司转让价就稍微贵些,主要是现在股权私募备案登记特别难,协会要求提供资产证明。买公司牌照也不容易,股权还不能一次性变更。
每日经济新闻,私募基金,生死线,券商,基金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