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您当前的位置:赢家基金网 > 基金要闻

    2. 2020年怎么投?看看基金经理怎么说

      2019年整体走出了一轮触底回升的行情,公募基金业绩也在2019年大丰收。展望2020年,这些公募基金经理又有怎样的观点呢?投二总结了多位明星基金经理的观点,让我们来看看他们是怎么说的。01构性牛市成

      佚名

    3. 4大ETF开年获逾50亿资金净流入 宽基指数竞争格局生变

      2020年开年以来,A股持续上涨,市场温度不减,主流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迎来显着资金流入,4大ETF合计流入资金超过50亿元。4大ETF开年获逾50亿资金净流入截至上周五,A股开年以来上涨1

    4. 偏股型基金更受资金青睐 开年新基金发行驶入快车道

      2020年开年以来,新基金发行进入快车道。主动管理的偏股型基金、量化基金以及债券基金均出现了爆款产品,10只新成立的基金募资规模已经逼近400亿元,较去年同期出现了大幅增长。数据统计显示,今年以来,仅

    5. 行业强者恒强的“马太效应”显 中小基金公司竞争压力将会加剧

      2019年A股市场在结构性牛市行情中落幕,公募基金整体收获颇丰,不仅业绩亮眼,发行市场也如火如荼,数量和规模双双刷新历史新高。从发行情况来看,嘉实基金等头部公募旗下新基备受市场追捧,百亿“爆款”达25

    6. 格上研究中心:股票私募2019年平均收益率29.46%

      据格上研究中心12日晚间发布的数据,2019年股票私募平均收益率为29.46%,其中,规模为50亿元-100亿元的私募以38.61%位居涨幅榜首。同期沪深300指数上涨36.07%,上证综指和深证成指

      佚名

    7. 富国军工龙头ETF正式纳入融资融券标的

      上交所最新公告显示,富国中证军工龙头ETF(简称:军工龙头,基金代码:512710)将于2020年1月13日正式纳入融资融券标的,成为上交所59只“两融”ETF之一。业内人士指出,纳入两融标的有利于扩

    8. 中欧基金王培:经济韧性十足 科技周期值得期待

      2020年开年以来,A股延续反弹行情,上证指数在冲击3100点关口时显得较为犹豫。中欧基金成长策略组总监王培对此表示,我国经济韧性十足,A股估值整体合理,未来消费升级、产业增效方向明显,A股成为基本面

    9. 健康产业是未来朝阳行业

      近期医药整体行情走弱,2020年以来中信医药排名20位,涨幅2.3%,相较于传媒、计算机、电子等热门板块表现的并不算太好,很多人开始质疑是不是2019年涨的太多了,医药在2020年失去了配置价值。事实

      佚名

    10. “新经济”持续受青睐 股权机构布局倾向硬科技

      2019年股权投资市场的募投情况较2018年出现改善,以科技互联网、生物医药等为代表的“新经济”持续受到资金青睐,折射出了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良好势头。业内人士指出,股权融资是企业长期价值的“试金石”

      佚名

    11. 平安基金黄维:布局“泛消费+泛科技”主线

      2019年的A股市场跌宕起伏,上证指数以全年上涨21.89%的成绩收官。这一年,大消费和科技成长股领跑市场,而“聪明资金”——专业的公募基金管理人则充分证明了自己的投资实力,为投资者创造出可观的超额收

      余世鹏

    12. 三房巷“蛇吞象”不乐观  标的公司业绩

      三房巷“蛇吞象”不乐观 标的公司业绩"逆袭"有疑点

      原标题:三房巷(维权)“蛇吞象”式并购前景不乐观标的公司业绩“逆袭”有疑点本刊记者刘杰三房巷拟“蛇吞象”式的并购大股东控制的资产,短期内虽然能“促肥”公司营收,但并购前夕标的公司“逆袭”的业绩却惹人怀

      佚名

    13. 建信基金:2020年止盈止损策略重要性显着提升

      回顾2019年,股市呈现出明显的结构性特征,各板块分化较大,经历了大幅上涨的股票主要由估值变动造成。因此,在2020年如何从现有市场中挑选出真正长期优质标的则是投资关键。2020年,股息率较高、低估值

      佚名

    14. 银华基金唐能:科技创新板块有望走强

      2019年科技股行情火爆,很多基金业绩不菲。银华基金长期价值增长投资事业部执行总经理唐能管理的科创主题基金便是其中的代表。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月9日收盘,唐能管理的银华科创主题3年封闭基金,自2019

      张凌之

    15. 广发基金刘格菘:寻找高性价比新品种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经济学博士科班出身,在科技领域拥有多年研究积累,2019年精准把握电子、计算机等科技行情,其管理的3只基金包揽主动权益基金前三名……在外界看来,刘格菘是一位科技成长类基金经理,精于

      万宇

    16. 基金公司多策略 留住核心人才

      中国基金报记者李树超基金公司投研人才频繁流动,各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要想留出核心人才,不仅需要高薪酬、股权激励、事业部制等物质方面的激励,还需要在投研平台建设、考核制度优化、文化建设等方面综合施策

    17. 股市涨了,还有必要配债券吗?

      2019年12月以来A股持续上涨的态势,让不少投资者充满了信心。“春躁”似乎提前来了。在这样的行情下,不少投资者提出疑问:A股大涨,还有必要买债基吗?了解一下过往的历史数据,就可以得出股债之间一些基本

    18. 业内跳槽成主流

      中国基金报记者项晶虽然2019年公募基金赚钱效应不俗,但基金经理离职人数却远超上一年,其中不乏一些市场关注度较高的基金经理离职。不过,与原来一窝蜂地转投私募不同,在去年的结构性牛市中,业内跳槽是这轮人

    19. 7只权益基金 提前结募

      中国基金报记者张燕北进入2020年以来,基金发行市场延续去年的热度,百余新基金同台发行,权益基金爆款频出,多只产品提前结束募集。受访人士认为,新基金发行火热,一方面得益于2019年公募基金的良好赚钱效

    20. 券商谨慎接单 股权质押业务风险下降

      中国基金报记者张莉过去一年,券商股权质押业务频频出现爆仓风险事件,导致资产减值、诉讼纠纷以及业绩受拖累等。不过,相比往年而言,券商股权质押业务风险正在逐步释放和缓和。在业内看来,股权质押业务不再是券商

    21. 以可转债投资    做“固收+”

      以可转债投资 做“固收+”

      何谦中国基金报记者应尤佳海富通的基金经理何谦在固收基金经理中显得有些特别,他不仅关注宏观经济走势,强调对各类债券的研究,还非常关注产业研究、微观研究。他试图通过可转债等方式实现“固收+”,而纵横宏观、